在经济学这座金字塔中,概念其实也分三六九等,有的概念就是套套理论——只存在于逻辑推理之中,而在现实世界中却找不到与之对应的情形,比如说最大效用理论;有的概念则可以从经济学这座金字塔的最底层一直贯通于塔尖,比如说成本概念。
我们对成本最基本的理解,就是我们为了得到一件东西所要花费的代价。这其中有金钱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这些成本每个人在做决策时都可以考虑到,但有一个成本在我们做决策时常常将其忽略那就是机会成本。比如说在周末里,你可以选择跟朋友们一起玩耍、可以选择看一整天的剧或者视频、亦可以选择看完一本书。然而只要你选择了其中的一项,你就必须放弃另外两项选择。
有人说,机会成本只存在你的大脑中,因为当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其余的可选项就会自动消失。选择跟朋友们出去玩,你收获是友谊及欢乐;选择看剧或者视频,你收获的是身心愉悦;选择看一本书,你收获的也许是对事物的一种洞见。
当时间尺度放大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会发现读书带来的收获是最多的,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充实;玩耍或者看剧收获的也许只是一时的欢乐,时间荏苒内心难免变得空虚。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什么在诸多选择中,唯独钟情于读书的理由吧。
读书犹如带眼镜,你读的越多,你看世界看的越清楚。
10天的主题营一闪而过,如果硬是要问我收获了什么?除了收获了每天的充实感之外,我想我终于可以将这本书整体框架和一些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了。
好了,言归正传。
Part1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他们对世界认知差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精英看不起暴发户,因为暴发户们在除去外在的财富之后,他们的本质——看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并没有随之发生改变。
有人说:我处在一个最美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糟糕的时代。我们今天毫不费力得到的信息总量,可能超过100年前一个国家一年产生的信息量。我们也可以花费一点钱就可以找各个领域的大师为我们服务。我们也因此变的很迷茫,世面上充斥着各种绝招秘籍的。宛如我们人人都是骨骼清奇的练武奇才,可以轻轻松松的练成如来神掌。
这一切只是幻觉而已,绝大多数人在学习各种技能时,比如Excel、 java、PPT等等,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从入门到放弃。也许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什么实用技能,而是学习怎样学习!
Part2
在作者看来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学习者,必须要具备两个底层思维:绿灯思维和慢就是快。要想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绿灯思维,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红灯思维。
举个例子: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看书,一位同事从我旁边路过见我正在看书,就顺口来了一句:你每次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啊,我感觉你整个人都看废掉了,整天拿别人的观点说事,一点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里面,你这样下去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听到这里,我的心跳骤然加速,情不自禁的想要怼回去。但我克制住了,因为我想如果我跟他争论的话,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干一架。
上面的例子,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碰到过类似的,即当别人反驳我们观点或者指责我们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针对的是我们这个人,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想要怼回去,甚至有可能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究其根本是我们的防御性心理在作祟——红灯思维。与之反过来的就是绿灯思维,面对别人的指责或者反驳时我们最好要细想三遍:
第一遍: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会对我们进行指责:是因为我们本身行为的不对,还是对方的无理取闹;
第二遍: 如果确实是因为我们自身行为的不对,我们就要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会有指责我们的这个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我们能不能做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三遍,如果我们想不明白,并且对方也不是一个无理取闹的人,那么我们还需要再想一下,是不是我处的层级不够高,看不明白别人的所思所想,只能看到表面上的别人对我们的指责。
如果每次遇到跟人争论时或者碰见批评时,我们都能多想一想再做回应,我们就能从中看到别人的好,从而反过来提升自己。但想养成这个习惯特别难,因为你必须设置一个“情景开关”,从而使自己在碰到具体事情时,可以迅速地利用绿灯思维来进行学习,这是在与我们的本能做抗争。
“慢就是快”就如上文所说,我们处在一个四处寻求捷径的时代。趋利避祸是我们的本能,如果能够一劳永逸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再加上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人更加的浮躁。我们很难静下心来去攻克自己的知识阻塞,真正去打通自己的知识链接,我们追求的永远是多和快。
也许学生时代的我们就喜欢吃夹生饭。当老师问我们还有没有什么不懂时,我们总是不懂装懂。当我们长大,这个习惯我们却一直跟着我们,从不思量着去解决疑难问题,只愿意去重复地解决简单的问题。追求的永远是数量,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慢就是快”就是让我们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真正需要攻克的难点上,就如二八定律一样,将80%的时间花费在20%的真问题上。这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掉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而不自拔。
Part3
说完学习者应该有的两个底层思维,接下来要说一说三个有利于我们更好学习的技巧:反思日记、刻意练习和以教为学。
我们学习不仅只是跟书本学,而且要跟他人学、跟自己学。正如柳传志先生所说他一身的知识:70%来自于自己,20%来自于他人,10%来自于书本。我们往往会忽视我们的过去,一个由各种优点和缺点组成的过去。我们都习惯于往前看,甚少停下来静静的思考一下自己已经做的决定。厉害的人总是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甚至可以总结出规律;而一般的人只会好了伤疤忘了疼。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总结自己的经验,每天记录反思日记,长期的去记。
为什么要长期记录自己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因为有些事情发生时,我们在当时所做的决策并不一定对。举个我自身的例子:去年我刚进公司不久,由于我们科室的人员严重不足,所以我每天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由于我是一个新入行的菜鸟,难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基于此我成为了我们部长在开会时的反面教材。这个时候我也会抱怨,但带我的工程师对我说:不管怎样你都学到了很多。的确如此在大半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进步非常大。
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我上述的经历:吃亏是福。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在碰到具体事情时,我们却会变的锱铢必较。可能在当时的状况下我们做出的是“正确”的决定,然而在一个长的时间刻度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做错了。
如实的记录一件事是非常难的,有人说不就是写吗?其实不然,有些东西看起来一样其实质很不一样。我记得有一部电影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每个人都以为他每天在吃饭,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进食而已”。吃饭之所以不同于进食,是因为它有仪式,有规矩。
记录也是如此,你不仅需要对对过去的事进行反思,又不能将自己现有的情绪夹杂进去。
其实仅仅知道怎样记录还不行,重要的是坚持记录。为了能够让我更好的坚持记录下去,我选择每天记录一件对我影响最深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第一个这件事我印象很深,从而可以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包括自己当时的情绪;第二个就是每天记录一件事并不会让我有畏难情绪,从而可以让我持续的做下去。
和别人一样,我们花费了同样的时间在同一件事上。可是1万小时过后,有的人成为了该领域的专家,而大部分的人却仅仅成为了一个有经验的人。
为什么?
因为我们只是习惯地将自己的时间耗费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重复做简单的事,永远的将自己摆放在学习的舒适区而无法自拔。刻意练习就是成为高手的关键,而刻意练习的关键则是及时反馈。
通常学习却得不到反馈的情况只有两种: 第一你处在舒适区,你对正在学习的东西习以为常,大脑不会对此做出反应;第二就是你学习的东西太难了,大脑无法对此进行反馈,从而发生崩溃。如果学习一直处在困难区域,这样只会不断的打击我们的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放弃学习。
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学习和成长都是一个人的事,殊不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不再适合个人的单枪匹马式奋斗,一群人的成长速度远超过一个人的成长速度。
好为人师,也许也是我们的天性之一。但之前的我们会认为必须要自己先充分的掌握某个技能,然后才可以去教别人。然而作者却认为以教为学是一个极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想到了我考研期间,我一直是班上被问问题最多的人,当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厉害,只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跟别人交流。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我巩固已有的知识点,而且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从而可以让自己有针对的提高自己,当然在这里面我还收获了友谊。
我们在学习任何新知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其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链接起来,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库。那么以教为学就是让我们去运用它们或者是将它们教给别人,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自己去理解已经掌握的知识。
Part4
书中除了讲述了学习者应该有的底层思维和实用技能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可以在各个领域都可以使用的临界知识:比如说复利效应、概率思维、黄金思维圈、系统思考等等,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黄金思维圈和系统思考。
什么是黄金思维圈?一言以蔽之,就是做任何事前都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而不是只是停留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阶段。
企业在进行招人时,往往最看中的是一个人的执行力。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缺乏执行力,然而执行力也有高下之分,有的人接受了任务就只是单纯去执行,他不会去想一下如何更好地去做这件事。例如去年刚入职场的我,只要领导分配了任务,我会第一时间行动,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需要二次返工。少数人可能会想一想怎样更好地把这件事一次做好,极少数的人会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在做事之前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给自己设定一个假设。在不同的假设下,我们会做出不一样的行为。
比如如果我们将公司看做一个不仅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大平台,而且还会给我们工资,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如果我们将公司看做一个合作平台,那么必然是给我们多少钱,我们就会出多少力;但是如果我们将公司看做一个剥削我们的工具,那么我不但不会努力工作,反而会想着搞破坏。
多问自己为什么?不仅可以让我们聚焦到问题的重点,并且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即便我们不能一次的把事情做好,我们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方案,因为我们时刻知道自己的目标。
什么是系统思考?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我们国人对国足真的爱之深,责之切。我们一直在疑问为什么我们国家培养不出一支足球劲旅?是打假球的球员和裁判?是主教练的才能不够?还是足协主席的贪污腐败?然而这些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我国足的水平却依然不见提升,反而越变越差,最近连越南队都打不过了。
以上是足协为了改善成绩所做出的各种努力:换球员、主教练和足协主席,这些方法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然而中国足球是一个的系统,我们不能运用简单的线性思维去解决它出现的问题。
系统思考——思考的并不是系统中各个元素,而是思考各个元素的关系。有人说他有一个办法可以绝对有效地改善国足的现有情况,那就是将踢足球的能力跟高考成绩挂钩。很显然他的这个提案虽然有点天方夜谭,但是他抓住了足球这个系统中的厉害关系。
当我们可以更加地关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发现世界的运转并不是我们看起来的那般简单。
突然想起了陆游对他儿子说的一句话:工夫在诗外,也许这个里面也有点系统思考吧。
我不知道古人读书的立意为何如此之高,比如张载的横渠四句。我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明己,为了扩大自己的能力圈,确自己的能力圈界限,从而做到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做决定。
路的尽头是天空,书的尽头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