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著—《爱的教育》,全书是以日记的形式生动的描述了一个少年道德情感的成长过程。
其中当我记忆深刻的是在《贫民窟》一篇中,安利柯陪母亲去贫民窟送布匹,意外发现一位贫困妇人的儿子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并且是有残疾的,当下安利柯母亲得知情况后让她不要声张,担心手有残疾的孩子看到母亲接受施舍会难为情,而事后安利柯的父亲也引导她积极参与施与,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之间的施与是比大人要过得去很多。
文中的父母亲通过自己的有效的教育引导,不仅让安利柯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远远比金钱有价值的东西还让贫民窟的孩子保全了自己的自尊心。在孩子的童年中不单单是老师起到了对他们的教育,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文中的父母亲通过日常点滴事情中教会孩子一些尊重和同情他人的道理,而在当今社会中的父母亲多数可能都无法做到如此,对孩子的爱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这有些片面,而更应该体现在生活上的引导、学习上的督促及道德素养的示范。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当你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及使用不得体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改变了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