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跟着赵玉梅院长学习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能力》,着重督导和训练了亲子之间的沟通能力,感受如下:
1.沟通的前提是态度真诚。何以解忧,唯有真诚。家长想要影响或引导孩子,就要和孩子真诚地沟通,先向孩子说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双方要协商,最终达成共识。
2.沟通的方法是积极暗示和正向引导。孩子行为习惯不好,家长的唠叨、抱怨、指责和批评包含着否定孩子和消极暗示,给孩子贴标签,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抗拒,起到负面作用,不会让孩子有所改变。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积极地、正面地引导孩子,让他体验好习惯的好处多多,从而乐于接受家长的建议,改变坏习惯。
3.沟通的内容不仅说事情,更多要谈感受和情绪。父母和孩子之问会有代沟,有时会出现尬聊,找不到话题,聊不下去了。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是情感的链接,父母要多向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情感,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表达。家人共处时,父母要通过游戏、逗乐等形式营造轻松、愉悦等积极情绪的家庭氛围。
4. 沟通需要时时练,事事练,每天刻意练习。首先停止每天复制和粘贴过去的思维模式,每天和别人交流互动时,不再不经大脑思考,随意说话,而是有意识地觉察和感受别人和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组织和优化语言,慢一步回应,尽量做好倾听、理解、共情和传情。每天训练,时时处处训练,时时刻刻训练。
郝巧莉
2021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