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妈
都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所以这些年,我也尽量的多陪伴孩子。平时在家,我们很少以家长的身份去要求他,基本都是以朋友相处的,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们也曾告诉过他,不要一味地拿我们当家长,可以当我们是朋友,我们有任何不对或不合理的地方,他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会努力的调整并改正。
所以,从小到大,孩子和我们无话不谈,有什么要求也会直接的提出来,不用担心我们会生气、会说他。对于他平时的一些想法或是选择,我们大多数都是倾听,不做负面评价,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我们不会立即的去指责他,只是适当的提出一点点建议或是说出我们的想法,孩子总是很愿意接受。
总之,就是把孩子不当孩子,要当成大人、朋友,少一点命令,多一些请求。比如说烧饭,我会故意说来不及,需要他的帮助,他很开心地就来帮忙了,我们俩边聊边干活,有的时候他一高兴,干脆帮我把菜全部烧好了,我只负责吃就行。其实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你喜欢被别人说教或是命令吗?下面就分享几个我和小陶的相处时光。
01.平时我是这样陪孩子看书、学习的。
孩子写作业时,我一般都会捧着一本书在旁边看,尽量不碰手机。看的书大多数是孩子要求的,看完我们一起交流,或是完成他的提问。不过有些书我实在不爱看,也看不懂,甚至连字都认不全,如古文、历史类的,可孩子说了,没关系的妈妈,你可以学呀,一遍看不懂就两遍,两遍不懂再三遍,实在不行,可以问我的。
我还能说什么,只好认真地看呗,但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他倒挺乐意教我,给我讲书中的内容或是人物。偶尔,他写作业前,会给我和陶爸各出一两道题(大多数是他曾错过的题),过一会他会检查我俩的“作业”,然后再认真的给我们讲解,因为我们基本上都不会做。
作业完成后,我会随便选一科,让他教我(前段时间,我发现,这种方法有点像他们班主任说的“费曼学习法”),从他的讲述中,我大致能判断出来,他听课的效率和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
他呢,也会随便选一科,主动的教我,然后再考我,有的时候连陶爸一起考,虽然我多次考得一塌糊涂,孩子得重新给我讲解,但我没有觉得在孩子面前丢面子,反而很享受这其乐融融的学习过程,孩子也很开心。
在不知不觉中,把学过的知识又复习巩固一下,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学习很有意思,并不讨厌,他就会喜欢学、要学,如果他对学习的态度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我想应该就没有学的太差的东西。从小学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没在外面补过一节课,成绩还不错,我想跟我们的这种相处的方式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吧。
02.陪孩子一起种小植物。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一直陪孩子种一些小植物,一开始是简单易养活的花草,如紫茉莉、牵牛花;渐渐地,他要种些自己喜欢的,如黄豆,小葫芦;后来呢,他好奇什么就种什么,如花生到底是怎样结果实的?萝卜是怎样开花结籽的?向日葵真的一直向着太阳吗?(有时,我会背着他,偷偷地帮忙多埋几粒种子,防止他的种子不会全部发芽。)
偶尔,为了他的小植物,他还会开动脑筋,记得有一年夏天,他担心他不在家时,心爱的小植物会干死,于是用空瓶子装满水放在旁边的凳子上,用一根长长的棉线,一端浸入瓶中,一端放在植物的根部旁边,让水一滴一滴的流,说这样就不用担心植物干死,还美名其曰“自动浇水神器”。
每年,从春天的选种,到秋天的收获,他都认真对待,因为植物,我们还能互相学习新的知识,比如我很奇怪他种的小葫芦,为什么有的花开过后却不结葫芦,他告诉我那叫“谎花”,小学课本上学过。去年春天他突然想种小麦,我告诉他,小麦大致在秋末冬初的时候种,来年五月份成熟等等。
每次种植物前,他都有一份小小的期待,当看到自己种的植物开花或成熟时,他很开心,满满的成就感。比如今年种的小麦、土豆和水稻,小麦的拔节、抽穗、开花、成熟他都一一见识了,很是惊奇,而且收获颇丰;土豆成熟收获后,他立马找出菜谱,第二天便照着菜谱烧出一盘椒盐土豆,吃得那个心满意足,成就感飙升;水稻的秧苗也长的差不多,很快就可以插秧了,相信也会让他有不一样收获……
只要他想种,我就尽最大的能力支持他,陪着他一起折腾,帮他到处收集种子,一起请教度娘该什么时候播种, 然后还兼职帮他的植物拍照,娘俩忙忙碌碌,甚是快乐。闲暇之余,我们一起翻看手机里的照片,讨论哪张拍的最好,哪种好最美,从照片中重温植物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这种相处时光挺不错的,我们都特别地享受。
03.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就舍得用他,让他帮忙拿拖鞋、倒垃圾,大一点,就让他扫地,洗自己的小袜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再大一点,让他学着择菜、烧菜等等。一开始,虽不尽人意,有时甚至需要我去帮忙收拾残局,渐渐地,孩子做的越来越顺手,也开始琢磨怎样会做的更好,特别是烧菜方面,我们会一起对着菜谱讨论、尝试新花样,说来惭愧,我的厨艺很糟糕,特别是荤菜类,我不敢沾手,所以刚好趁机和他一起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的厨艺日益见长,他不光对烧菜的兴趣大增,对自己也有了要求,首先,装盘一定要好看,因为这是一盘菜给人的第一印象。其次要注意色、香、味,尽量做到让自己满意。我呢,就负责给他的杰作拍照,闲暇之余,我们一起翻看手机里的一盘盘让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也是一种快乐的亲子时光。
在劳动实践中,孩子的动手能力大大提升,做事更加的细心、用心加耐心,还让他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例如炒豇豆,首先要用水焯一下,大概焯到七八分熟,是为了让豇豆炒的时候更容易入味,吃起来也不会生硬;焯好的豇豆捞出来放冷水浸泡一会,是为了保持豇豆的颜色翠绿好看等等。
其实,我觉得做家务也如同学习, 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坚持,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做的更好!就像俗语所说“熟能生巧,业精于勤”,愿孩子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能不断的超越自我!
孩子现在已经读初中了,这些年,虽然我们偶尔也有过“鸡飞狗跳”的,但这少之又少,不值一提。大多数都是耳鬓厮磨、母慈子孝的快乐时光,这可能都跟我们的这种相处方式有关吧。接下来,我会继续用心陪伴,用最和谐的方式,陪孩子一起度过最美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