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非常有生活气息,丰子恺为何会走上画画这条路?这还是得从李叔同说起,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师,他让丰子恺成为禅佛,让丰子恺坚持了自己想做的事,也让他懂得了怎样才是真正意义的人生!李叔同是丰子恺先生一生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受其影响他走上了绘画之路。
丰先生的经历可用“儿时、求学、成家、逃难”八个字来概括,看似简单,却无不饱含着丰老对往事的回味。无论是轻描淡写,还是浓墨重彩,朴素温情的生活情趣随时都能流露出来,读来令人回味无穷,颇引人深思。
丰老的苦学道路是艰辛而顺利的。为何艰辛?因为他在师范学校学习时,竟因热衷于西洋画而抛弃一切学科;后来赴日本留学又用笨法子学习外国语言。为何顺利?因为他为了艺术奋发进取,终也取得优异成绩。这使我不禁赞叹与敬佩丰老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他将美术作为人生的“乐园”,视觉的粮食,也足见美术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了。正是付出这么多艰辛才有了卓越的成就。
丰老居住在缘缘堂期间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缘缘堂是他在老家建的一所房子。此时丰老已经有了妻子儿女,作为父亲的他变得和蔼可亲,并致力于描写儿童的情趣。在他看来,孩子们的世界是非常广大自由的,不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但成人的世界却恰恰相反。因此他写道:“我企慕他们的生活天真,艳羡他们的世界广大。觉得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大人比起他们来,个个都虚伪卑怯……”这使我也不禁怀念自己的孩童时代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儿童的心一直是天真的、纯洁无邪的,他们的无忧无虑、不谙世事令大人羡慕。可是后来石门湾惨遭轰炸,缘缘堂也毁于一旦。
丰老的“艺术逃难”是悲愤而又曲折的。为了躲避日军的袭击,丰老不得不携一家老小辞别缘缘堂,开始了流亡的征程。但是,他并没有因恐惧停下画笔,逃亡的几年中,他不断有作品出版,控诉战争、杀戮带来的创伤,呼吁和平与安宁。1973年,文革中,丰子恺被下放到农场做工,中间因患肺病回家治疗,于病中偷偷完成《护生画集》第六册的100幅画。之后,丰子恺肺病恶化,最终转为肺癌,于1975年去世。
丰子恺的一生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学习上,先生简直是废寝忘食,其对于知识的热爱及刻苦用功,非常人可比拟。交际上,先生乐善好施,交友甚广,上至名人大家,下至黄包车师傅,都能成为他的好友。
而在生活上,他又是一个极爱玩耍富有童心之人,醉心湖光山色,喜爱小酌怡情,尤其喜绍兴酒。生活再艰辛也保有热爱生活的心。
对于事业,即使到了老年,先生还开始了翻译日本书籍《源氏物语》。古稀之年的他依旧如此卖力地工作,因为他深知,这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
我不禁被晚年笔耕不辍的先生深深感动着。他们这一代人,做事总是如此简单纯粹,不为名利,只为心中热爱,只为自己所作所为对他人对社会有利,不辞劳苦,鞠躬尽瘁。
看完此书,希望自己向他学习,永葆赤子之心,真诚坦率,可爱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