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测
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
《总也倒不子的老屋》一示范预测(学习)
√随文旁批可能进行的预测内容。示范预测,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发展,如:“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
√课后预测讨论示范,让学生体会预测的依据,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
1.思考旁批中的预测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理解预测依据
2.根据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进行预测
3.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一根据文本线索进行预测
4.“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预测重点不在对错
预测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练习预测(练习)
√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预测故事发展的情节和结尾,比较自己预测和故事内容的异同。
K—W—L变形:K(已经知道的内容)W(预测所做的假设)L(验证和调整)
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白,不管预测的结果如何都要有依据,同时还要明白,当预测与实际不一致时,要调整思路,及时修正,并继续预测。
√课后练习题,读标题猜内容。
学生根据不同的标题预测文章可能写了什么,并说出自己的依据,让学生练习预测的方法,促进预测策略的掌握,并在交流中体会预测不是瞎想,而是有依据的进行猜测。
《不会叫的狗》-独立预测(运用)
√预测三种不同环境下故事的结局
根据文本线索对预测的思路进行调整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让学生体会预测的重要性和意义(迁移)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集中注意力,让我们注意到更多细节。
在图书馆找书时,先看书的标题,猜测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
2.提问
问题类型
(1)直接(信息性)问题:
能够从文章内容中直接找到答案。
(2)间接(推论性)问题:
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解释、推理和综合,能找到答案。
(3)创造性(批判性)问题:
通过与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或背景知识)相联系来问答。
·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提出问题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尝试提问)
1.要求学生读课文的时候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明确告诉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多提问
2.小组内交流,问题清单示范,学生模仿整理问题清单。一帮助学生发现可以从不同角度提问
•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直接提问
•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的。一间接提问
《骗幅和雷达》
√随文旁批一些问题(示范提问),同时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如“骗幅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幅幅如何区分障碍物和猎物呢?”
√整理问题清单,提问讨论示范,帮助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如“无线电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直接提问
从课文的写法提问,如“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前后两次实验?”一间接提问
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问,如“编幅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创造性提问
√课后提问方法练习,巩固提问策略。
阅读一个小片段,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呼风唤雨的世纪》
√随文旁批一些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问题(指导提问),激发阅读兴趣。
√整理问题清单,给问题分类,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
√提问讨论示例,要求学生从问题清单中筛选出对理解有帮助的问题。一根据任务和文本调整提问
•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有的问题可以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
•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深入的思考。
√帮助学生对提出问题进行分辨和思考,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和启发。
3.提高阅读速度
一、提高阅读速度(reading speed 不等于fastreading)的技巧
(1)跳读
首尾句跳读:在阅读时,主要看阅读材料中每一段的开始和结尾。
关键词跳读:在阅读时,并不是将句子的每一个词都仔细阅读,而是只读关键词。
(2)寻读
读者在阅读之前有着明确的目的,阅读时只阅读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
(3)变速读
根据阅读目的、读物的难度调节阅读速度。
(4)鉴别阅读
寻找关键词→确定概念→确定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
(5)顺序阅读
文章标题→作者→时间→主要事件→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6)经常(时间)阅读、大量(数量)阅读——阅读暴露/语言输入
(7)基于文章结构(重点)、集中注意(抗干扰)——阅读能力/良好习惯
二、提高阅读速度的手段
计时反复阅读(repeatedreading)
选择一篇恰当的短文
设置一个速度的标准
一分钟之内能正确读出的字词数量
让学生反复阅读,直到达到所设置的标准
利用表格,记录学生的进步
使用材料的要求
比较容易的文章(95-100%的正确率)
小短文
不同文体
有趣味性
4.有目的地阅读(阅读监控)
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竹节人》(尝试)
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文章:
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③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等会有所不同
√课后与同学交流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如何读这篇文章的
①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重点关注做法和玩法;
②读的时候特别注意写“我们”投入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③主要关注老师没收玩其、玩玩其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体会自身根据阅读目的对不同阅读方法的使用。
《宇宙生命之谜》(指导)
√除了地球以外,其他呈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解决这一疑惑,阅读文章。
√随文旁批,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关注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
√课后练习提供了相关建议:
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有的段落或句子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阅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课后与同学交流完成三个任务(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科学家如何判断?可否移居火星?)分别是如何读这篇文章的……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有目的地阅读相关建议。
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阅读任务决定读什么:what)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读目的影响方法选择:how)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细读,这样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中,调整阅读策略)
推荐阅读
RichardMayer(理查德-迈取)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第二、三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JimTrelease(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等译:《朗读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MaryanneWolf(玛丽安娜·沃尔夫)著,王惟芬等译:《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伍新春: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的价值与实施。《小学语文》,2018(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