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但凡诗词书画上造诣高的文人,大多官场不得志,毕竟读书人讲究学而优则仕,都盼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仕途坦荡的凤毛麟角,即使伟大如李白,也报国无门,不得不把一身才华寄托在山水之间。
李白被尊称为诗仙,这于世人来看,是一个了不起的头衔。然而在他的心里,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仕途。如果全面了解了李白,你会发现你印象中的李白并不是真实的李白,他也绝不是诗里面那个洒脱的隐士,了无牵挂。
1、天才少年,一心求官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关于其家世,说法不一,有说是李世民同辈族弟,有说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后人,但正史中找不到佐证。
5岁,李白能诵读小学识字课本。
15岁,吟诗作赋,结交社会名流,得到推崇和赏识。
18岁,隐居今天四川江油县读书。
24岁,离乡远游,西上成都、峨眉,东下重庆等。
按正常的流程,李白在这个黄金年龄,应该去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为官,可李白却选择了隐居远游,让人不解。后世很多人都把这看做是李白洁身自好,藐视权贵,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现实可能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唐朝重农抑商,当时规定商人的孩子不得当官,也不能参加科举。李白的父亲是商人,所以科举这条路他是走不通的,只能选择另一条路:官员举荐。
李白嘴上不会这样说的,但他的行动骗不了人。
25到29岁,李白游离于四川、江苏、湖北等地,结识各地名人士绅,拓展人脉。
30岁这一年,李白更是多次拜见安陆地方长史,又频频去结识宰相、公主等高官贵族,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都没有音信。
由此可以看出李白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去结识这些人的,他用自己的才华当敲门砖,引起关注和赏识,进而希望他们引荐自己给朝廷。否则,如果李白真的清高,爱惜羽毛,又何苦拜在这些达官显贵门下。
退一步讲,即使这些都可以解释为李白性豪爽,爱郊游。那么34岁这一年,李白乘唐玄宗狩猎,特地献上《大猎赋》。文章夸赞大唐远胜汉朝,并宣扬道教以迎合玄宗。这可就是赤裸裸的谄媚,赤裸裸的自荐了。
虽然最终也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但李白求仕之心切,昭然若揭。
结交名流为攀附,隐居远游为扬名,这样的李白多么功利世俗,远不是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世外仙人。
但是,谁又想过李白心中的酸楚。明明才高八斗,却报国无门,无法施展一身抱负。曲线求仕,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带着镣铐跳舞,多一分是谄媚,少一分是落魄。这不仅仅是李白的悲哀,也是大唐的悲哀。
作为对比,与他同时代的王昌龄在李白26岁时已经进士及第。李白一声叹息,离开长安。
2、供奉翰林,文无用处
这一等,就到了41岁这一年,李白苦心经营的人脉终于起到了作用。玄宗因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引荐,看了李白的诗赋,十分仰慕,这才招李白进宫。
靠着玄宗的赏识,李白做了翰林学士。这是个重要的职位,直接授命于皇帝,有较大的实权。按说是个不错的差事,李白心里估计也暗自庆幸过,这么多年的隐忍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春天。
可是,在玄宗眼里,却只把李白当作宴席郊游时陪伴左右,写写诗文,供娱乐消遣的文艺官。这与李白的期待天差地别,他想的可是经天纬地,治国安民。
也许是李白高看了自己,也许是玄宗低看了李白,这终究是一场君臣误会。李白侍宠傲物也罢,有苦难抒也罢,最终是玄宗渐渐疏远了李白。李白现在也清醒了,自己一心出仕的梦实现了,可是没想到结束的这么快,好似一场梦。
李白不久就离开了长安,又开始了自己的野游,可心中的火没有熄灭。
3、盛唐已去,黯然落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是年李白54岁。大唐摇摇欲坠,李白虽然头发已白,但不甘心一生碌碌无为,投奔永王做了幕府。永王兵败后,李白也被俘入狱。虽然后来李白被救出,但因为政治斗争,一直在逃亡和流放中奔波辗转,没什么建树。
公元762年,此时的李白61岁,身老体衰已不再年轻,岁月留给这位老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李白终究没有等到皇帝的召唤,在病榻上溘然长逝。而此时,盛唐已去,满目疮痍,眼前的一切已不是年少轻狂时的模样。
身处盛唐,却未能如愿出仕,为大唐留下自己的功绩。对于世人这又何妨?大唐的星空少了一位治世能人,却多了一位千古诗人。
可在李白这位孤苦老人的内心深处,世人对他诗歌造诣上再大的褒扬,也抵不了他壮志未酬的遗憾,就如他一首诗里写的: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