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第二十四讲,吕芳也会走后门。
上一讲我们说到三英会面,吕芳从嘉靖元年的一瓶窖藏入手,先从嘉靖说起,又在皇上结束,无非是在说,不管何种党派不管怎样做事,都是要向着嘉靖的。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能明白说。所有的讨论,都要从共识说起,若没有共识,便没有讨论的基础。
01
心齐才能事成
看完供词,严嵩首先表态了:“真如郑泌昌、何茂才所言,是严世蕃他们叫浙江毁堤淹田,还敢通倭就应该满门抄斩。”严嵩这个态表的相当的清晰,而他就是严世蕃满门之一,严嵩之所以表态地这么清晰,他非常笃定这个时间点嘉靖不会追究,因为他手上还握着胡宗宪这张牌。
吕芳把这份供词定义为”攀扯“,又假定徐阶要“彻查”。徐阶马上指出没有证据谁也无法彻查,想让吕芳知道这件事并非自己授意,也并非裕王授意。
吕芳继续说道:“马宁远李玄他们的供词早已是定了案的,现在那几个人都斩了浙江又扯出另一个说法,扯出了严世蕃、杨金水这都可以慢慢查,但是牵涉了胡宗宪该如何是好?东南在打仗,总不成这时候将胡宗宪也槛送京师,让倭寇把浙江全占了。”
听吕芳搬出胡宗宪,严嵩心里更加的笃定,说道:“此时与胡宗宪无关,也无需牵扯宫里的人,要查就查严世蕃吧。”
严嵩这大义凛然的,不要牵涉到胡宗宪,也不要牵涉宫里,让责任全拦在严世蕃身上。不是严嵩突然的顿悟,而是他清楚地知道:只要胡宗宪在,严嵩就在。严嵩在,也就不会有人动他严世蕃。
徐阶此时却是很难,虽然吕芳是瞒着嘉靖前来,但所有人都知道吕芳代表了嘉靖,这一番话已是怀疑他,更有可能怀疑上了裕王。
如果真为了倒严,不顾社稷,不顾嘉靖的脸面,那徐阶早已没有活路。所以这一次徐阶不只是表态,还出了主意。
“我赞同吕公公的说法,这样的供词万万不能呈交皇上,不只不能牵扯胡宗宪,不能牵扯杨金水,严世蕃也没有理由牵扯。司礼监、内阁应该立刻责问赵贞吉、谭纶,案子怎么办成这样,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司礼监的急递、内阁的急递如果严阁老不好写,由我来写。”
徐阶把这话说出来,吕芳总算是达到了此行的目的。徐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只不会牵涉到胡宗宪和宫里,更不会牵涉到严嵩,也承诺绝对不会因为倒严就不顾宫里和社稷,最后又说由他亲自写急递来处理这个事情。
02
真正的沟通高手,不只是善言谈
吕芳这番话也是值得我们细细体会:“严阁老几十年喝的都是一杯酒,那就是皇上这杯酒,徐阁老难一些,既要喝皇上的酒又要喝百官的酒,两杯酒不好喝啊,咱们还是同喝皇上这杯酒吧。”
严嵩虽然是个贪官,但他同时也是嘉靖的白手套,一切本着嘉靖的利益出发来办事。而徐阶我们说的好听叫持中,但却是一心二用了,既效忠皇上的同时又替裕王一派出谋划策,有时难免摆不正自己的立场,所以吕芳说到最后都是要喝皇上这杯酒的。
见两人都不端杯,吕芳又劝了一番:“杨金水已经在押送京师的路上,到京以后皇上就会审他,到时候可能咱家连空辈子都没得端了。可是大明朝现在不能没有严阁老,也不能没有徐阁老,只要二位阁老和衷共济,天下就乱不了。就算不是为了自己的身家,为了皇上为了大明的江山,二位阁老,还不愿意喝下这杯酒吗?”
话说到这份上,严嵩和徐阶二人终于是喝了酒。由此可见真正的沟通高手,不只是善言谈,更善于从细节着手
这件事到此总算是告一段落,但我们说攘外必先安内,吕芳为了此次会面让黄锦争取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事实是黄锦并没有完成此次任务,黄锦究竟是无意提起还是有意而为之,这里不做讨论,但我们可以深度思考一番。
那嘉靖了解真相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吕芳在这个过程中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讲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