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对动物充满浓厚的兴趣。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各种家禽、家畜,鸡鸭牛猪狗,尤为常见。曾经为了观察母鸡孵小鸡,天天蹲在鸡窝旁与鸡妈妈大眼瞪小眼;夏天吃完西瓜,趁着小猪们睡得正酣,“啪啪啪”地把瓜皮全部丢进猪圈,看到它们吓得满地跑,又开心地抢食瓜皮的模样,颇觉搞笑;家里养的田园犬待遇丝毫不比城里的宠物狗差,有棉衣做的窝,拖鞋做的枕头,有时还会在我的怂恿和包庇下,偷偷窝在床上睡个舒服觉,真是惬意极了……
长大了一点能读书看报了,刚好我一个有文化的伯父在我家小住了一段时间,他带来了几大本厚厚的《文萃报》剪报,仍然记得我最喜欢看的栏目是“奇闻趣事”,有好多好多关于动物的奇趣故事,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
所以,当我看到《动物园:300种动物的300个妙趣横生的传奇故事》(以下简称《动物园》)一书的时候,还没翻看就已经勾起了回忆无数,等到看完全书,更是觉得一定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才让我看到这本正合我意的好书!
《动物园》一书的作者是法国动物生态学家、记者、作家弗勒尔•斗盖。从体裁来说,这是一本关于动物的杂记(真的非常非常杂)。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三栖”身份组合,让本书既有关于动物的科普知识,又有五花八门的轶闻趣事,更有生趣盎然的语言文字加以表现,怪不得序言中将其称之为“由动物故事调制而成的美味鸡尾酒”了。
光说《动物园》是一本好书还太过抽象,且听我详细“安利”一番。
《动物园》一好在篇幅短小精悍。
在如今这个快餐文化横行的时代,长篇大论真的很难有市场。一篇公众号文章稍微写长一点都容易让人嫌弃,更别说动辄几万几十万字的长篇了。《动物园》一书就非常讨巧,每一篇都非常短小,而且独立成篇。最长的不过数百字,最短的只有一句话,如“狮子的吼声可传到8千米以外”。短则短矣,信息量却毫不逊色,真是非常良心的作者了。你可以随时翻开一篇阅读,也可以随时放下手中的书本,根本不用担心读不下去。
《动物园》二好在布局“杂乱无章”。
杂记杂记,自然是“杂乱无章”。想必作者弗勒尔•斗盖创作本书的时候,就是一种信马由缰的姿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你会发现,上一篇是关于“最早出现的动物”的科普,下一篇就是“老鼠的道德”这种关于老鼠复仇的传说了,再下一篇又是“有毒的鱼(但美味极了……)”这种夹杂着名人轶事的故事(说的是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员坂东三津五郎因贪食河豚肝脏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本书的编排不仅顺应了作者信马由缰的姿态,甚至还有点超越作者的架势。在书中时不时插入一个“如何谈论动物”的栏目,主要记录一些名人谈论动物的话语,如萧伯纳曾说“当人猎杀老虎时,他将之称为运动;但当老虎杀害人时,他却将之称为凶残”。还有一些篇章,为了更能体现内容特色,被做成了表格、图片、不同大小的字体……可以说相当随性而为又别出心裁了。
《动物园》三好在内容包罗万象。
就像现在流行的混搭坚果营养包,拆开一包就能摄取核桃、开心果、腰果、红莓、蓝莓、葡萄干等各种食品的营养,《动物园》一书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除了前面提到的关于动物的科普、神话传说、名人故事、名人名言,甚至还有关于动物的诗歌。你要知道,就连白居易的《红鹦鹉》一诗都被作者搜罗进去了,真可谓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了!佩服弗勒尔•斗盖的博学多才!同时也暗自窃喜:读这一本杂记,吸收的知识养分太足啦!
《动物园》四好在语言生动活泼。
都说文如其人,既然作者是如此随性之人,语言也是相当随性自然、生动有趣了,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动物生态学家”的刻板认知。这种趣味,光从每篇文章的标题就能窥见一斑。比如《真多产》一文用一句话告诉你“一头成年大象每年的排泄物总量重达40吨”;《慷慨解囊》形象地把“一头奶牛一生可产20万杯牛奶”的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失恋时偏爱含酒精食物的雄性果蝇、吃软饭的雄狮、懂得照顾老弱病残的非洲野犬……在弗勒尔•斗盖的笔下,所有动物都是无比生动的。
除了以上“四好”,其实还有第“五好”,我想援引书中序言的原话来说明:
“作者在本书中盘点了各种动物,重新激发了我们对动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书中的故事时常令人惊讶不已,但同时,也充满着未知、疑惑、柔情、批判、复杂、趣味……”
读《动物园》,不单单是猎奇取乐,一个个故事背后还有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从而激发出人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所以,还等什么呢,赶紧来逛逛弗勒尔•斗盖的《动物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