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有知道的吗?讲了个什么事?请你给大家讲一下吧!
对!说的是瓦伦达这个美国著名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了。其实他很厉害的,他很熟练这个表演,而且经常表演,从未出过事。那么这次是怎么回事呢?
事后有人采访他的妻子,他的妻子道出了真相:这次上场前,他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一再地提醒自己;而以前每次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所以每次都很成功。据此,他妻子总结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我们在惋惜的同时,却从他妻子的谈话中感受到一点:瓦伦达心态背后的秘密:是他心中有个自己表演失败的像!如此,他便会朝着这个希望的像去努力。这也是我今天要与大家交流的话题-瓦伦达心态背后的秘密:心中之像!这不是我瞎说,而是经实证研究证实了的。我今天就此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宗教:心中有什么,眼中就看到什么
对类似的这种现象,宗教是这么说的: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看到什么。当然,我们也可反过来推论:你眼中看到什么,我们就可推断你心中有什么。眼中有魔,心中就有魔;眼中有佛,心中就有佛;而心中有魔,就会看到魔;心中有佛,就会看到佛。
还记得苏轼和佛印的经典对话大家不?苏轼这个北宋大才子常和高僧佛印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次,两人又在一起打坐时,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然后,苏轼回家就向苏小妹炫耀此事,显摆自己的聪明。 苏小妹冷笑:就你这悟性还参禅?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问)有什么?牛粪啊!自己心中有牛粪,看着别人也像牛粪。
现在,我问你:你老公是魔还是佛?当你说是魔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在家肯定也是魔,因为你心中有魔,你老公即使是个佛,你也不会太在意;当你说,是佛的时候,你就会去感受,支享受你老公的爱。
二、哲学: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的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你信不信,
现在你在这里上课,你真的不知道,你老公在家干什么?你也不知道他和谁在一块。你不知道,你就不会痛苦,也就无所谓。一旦你知道他在干不好的事,此时时刻,你就会难受。所以说,你难受不难受,不取决于他做没做不好的事,而取决于你的感知。感知到就存在,感知不到就不存在。存在是感知的结果。你的痛苦也来自于你的感知。
监狱中关着个小伙子,别人认为枪毙他八次也不解恨,但就有一个姑娘在等他出来要嫁给他。这个小伙子是一样的,但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他感知不一样。
咨询中,一个孩子说:我妈妈有特异功能。这怎么可能,我知道,她妈妈就一普通的家庭妇女。孩子是这样解释的:只要我在房间学习,妈妈保准不敲门;只要我往床上一躺,妈妈马上敲门,真的,她有特异功能。当我问他妈妈怎么回事时,妈妈说:是我看到的!房门下有个缝,她趴地下,孩子在写字桌前的时候,能看到脚就是在学,看不到脚,人就去床上了。瞧,妈妈盯着孩子,感知着孩子不学习,孩子学习的时候他就不感知了。妈妈的痛苦来自于恐惧。
这个人为什么痛苦?来自于对事物的感知,感知到就存在,感知不到就不存在。这不是让他变得麻木,而是让他知道:他的痛苦来自于他自己,他的痛苦不来自于外部那个世界。合理情绪疗法不也告诉我们: 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个诱发性事件直接引起,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直接引发,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产生了这样的情绪和行为。
三、科学: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科学用图式理论解释了这个说法: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是科学的解释,是用实证研究证实了的。
图式是我们大脑中的网络结构,它其中一个功能是:解释你对社会的认知,解释你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等。原话是: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看到了我们希望看到的一面,你看到,因为你希望看到,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这都是实证研究证明了的。
一个妈妈来咨询室,一张口就滔滔不绝,数落自己的孩子不好,这不好那也不好,说不完了,你立马可推断出:他希望孩子不好,所以孩子就不好了。这是用图式理论解释通的。
说孩子好也是一样的。一个孩子谁看着也不好,成绩总是那么拉倒;但一问人家妈妈,人家说:挺好!这样,孩子会越来越好。
出租车司机最讨厌家人叮嘱他什么:注意安全昂!内心是觉得不安全的,心中有担心、危险的这个像。说明你不放心他呗!这就是诅咒,担心就是诅咒。
咱们都在中国,都是中国人,有人说起中国来,非常自豪;有的那么咬牙切齿;跟他希望中国好还是不好有关。同在一个单位,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同在一个班,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和我没关系,和你有关系,和你的感知有关系。和你心中的 “像”有关系,和你的期望有关。
四、艺术: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看着昂(拍着自己的胸脯),这个世界不是没有美,而是你们这些人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什么意思?我这么有气质,你们竟然没有感知到这个现实,哈哈!
这是老百姓常说的话,我们很熟悉,是吧?生活真是处处有美,但有的人能时时发现,有的人却常视而不见。去食堂的必经之路上,有人发现了迎春花开了一片,有人惊讶:什么时间开的?常忽略我们身边的美。
我一个朋友告知我自己的一个感受:现在的学生不关注她精心的穿着了,以前的学生会有很多点评。她是个特别重视别人评价的人,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不管也穿的好与不好,没人关注了,很失落。我问他: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到黄昏了,然后自嘲说:我都快退休了,可不到黄昏了!我问他:你接受吗?挺悲观,不接受。因为你心中觉得自己是黄昏,就觉得别人把你看成黄昏了,没有吸引力了;存在就是被感知;你看到的都是你希望看到的。
我所在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我们进行绩效考核,其中有一项考核项目是这样的:教职工评价学校、评价校领导(各自列出很多问题,让你答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基本不满意和非常满意),根据得分加权计入总成绩,好在,我们每年都能得到优秀。但因为工作原因,我常能看到他们的答案,同在一个单位,有的老师评价是非常满意,有的基本不满意。真是千差不变。这是怎么回事?你信不信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就能判断他们在这个单位混的如何。
这样说吧,我跟A不认识,也不熟悉他单位情况,但我会根据他回答我提的三个问题而判断他在这个单位混得怎么样,咱们来试试:
第一个问题:你单位怎么样啊?他妈的不怎么样。(否定回答,
有负性情绪)
第二个问题:你们领导怎么样啊?他妈的也不怎么样。(还是否
定回答,还有情绪)
第三个问题:你同事怎么样啊?他妈的更不怎么样!
根据他对这三个回答,我基本断定:他在这个单位混得一定不怎么样。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不一定是他领导不好,主要是他头脑中有个不好领导的像。你会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呢?
其实,我们无论说什么,都是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内心的风景;无论说什么,都在说自己。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扭曲的反映。
正如瓦伦达,心中有个失败的像,他就会去朝失败前进。只要你心中充满阳光,未来不可能有黑暗,因为你看到阳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