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条与自己反复博弈的漫长之路

 

  改变不等于冒险,目的只有一个,是让你不断成长进步,心智不断成熟。

 毫无疑问,这条道路上,最难对付的敌人就是你自己。这是一条长期与自己博弈的道路。你可能觉得危言耸听,我可以在这里举个例子:

  你开始想要改变自己,想要成长进步,然后,开始锻炼身体。刚开始几天,每天锻炼半小时,然后渐渐的,你开始打退堂鼓了,好累啊,好枯燥啊,虽然确实身体舒服,但就是不想做了,还不如躺着舒服,于是,你放弃了几天。然后,突然有一天初心回归,谴责自己怎么总是半途而废,然后,想再坚持几天,等过几天又开始懈怠,然后使劲骂自己,我怎么这么没用啊,连一件事儿都坚持不下来,废人啊。然后,一般就没然后了,而且,此时,绝大部分人抱着无法原谅自己的内心果断的放弃锻炼了。

   你并不是个例。很多人其实是输在了力求完美的心态上。成长的道路之所以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可能来自外因,但大部分却是由自己心理变化决定的。刚开始做事不要对自己那么高要求,ok,你可以有天不做,或者忘记做了,想起来时,接着锻炼就ok了。你今天不想半小时,而是十分钟,ok,你只要做,总比不做强。

  每个人在刚开始改变时,都是意志力和思维观念的双重考验。所以,人就是在反复与自己较量中逐渐变得强大起来的。

 再比如,你自学某个内容,学了一段时间,被一些专业的人耻笑或者被许多专业水平的人吓到。然后心生自己没用的感觉。这也大可不必。因为,你本来就没学会啊。如果是方法出了问题,那就改进方法,或者去向“高人”求教。记住,你的目标不是得到他人肯定,你是为了提高自己能力,获取更多知识。

        而就是上面看上去很普通的道理,也够许多人挣扎一段时间了,因为绝大部分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一个表现型社会教育环境中,早就活得不像自己了。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得到别人的一点肯定而活的,我们自身没有价值感啊。而价值缺失其实是教育失败的另一个影响,因为牵扯另外话题,暂且不细说。

 大部分人做很多事情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因为他们就是自卑的一塌糊涂啊。而这种人最可怜的是,因为要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它们会无限降低自己的底线来为自己争取价值存在感。比如,网络语言暴力。比如,恶语伤人,说风凉话,鄙视他人等等。

    而牺牲最大的也往往是自己,因为会变得很在意外部衡量的标尺,会在意外部的评价机制,在意他人的言语,活得其实更像是外部世界的奴隶,有些人为了抵御外部的评价,干脆以接受现实的借口干脆不再努力,一副看透红尘的逃避面孔。过于关注外界带给你的价值存在感,形成不了坚定的内心世界的,做事情会变得很难持久下去,更失去了长远的眼光和视角。

     你觉得你得到了眼前,实际上,你却失去了本来可以成长的更好的自己。

     与重视外部评价的自己较量,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天你告诉自己要进步,不晓得哪天又会因为别人嫌弃你的作品而黯然神伤,今天你告诉自己又学到了什么,不晓得哪天你可能因为别人已经把你落下一大截而沮丧失望。

      但请不要害怕,你真的并不是一个人。与自己的较量,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我们看惯了外面的皮囊,看不透皮囊下的智慧交锋。

     我们想要心智变得成熟,就需要与自己不合时宜的思维习惯做长期的斗争,想要成为本来你可以成为的样子,这是没办法逾越的坎,而这正是大自然只赋予人的能力,这就是理性思辨的力量。

      如果看到这里,你感觉很着急,请放平心态,因为在改变的过程中,你还需要另一种能力,那就是把握自己的节奏,张弛有度。当下的生活除了不断的成长进步,也需要适当的享受生活及休息。

     你可能才刚刚开始,那就一点点来。最终受益最大的,一定是你自己,而这条道路,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走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喜欢灌输知识的老师,会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解答问题,而喜欢启发学生的老师,会反问:如果这个问题留给你自己来解答,你认为...
    我在灯火阑珊处阅读 144评论 0 1
  • 昨天,一个女人来做心理咨询,请帮助她完成她的一个心愿,她一定要和这个男人离婚。但是,她需要三年时间,因为...
    语言的翅膀阅读 545评论 7 6
  • 一束阳光透过天空映在地上 在第8分19秒降落 一个老人在房间躺着 阳台上没有一点光 屋里的花草弯曲着身子 它渴望着...
    刘小先生阅读 288评论 1 6
  • 2018 3 17 星期六 春雪 早上,从西安火车站出发,一路向东北,去往陕北方向,地势由平原渐渐...
    牧马天山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