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愿意为孩子做任何事,但很多时候认为有帮助的评价、训诫以及激励孩子的技巧,经常会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信息。
一、父母或老师:关于成功和失败的信息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夸奖:
“你学的真快!你真聪明!”
“你怎么画的这么好?你真有天赋”
“你太聪明了!根本就没有难倒你的!”
经过很多论证后,作者发现:对孩子的智力水平进行表扬,会损害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表现。
我们在夸奖中给孩子传递的信息,让他们以为我们关注他们的天赋和智力。
孩子们都喜欢被表扬,他们尤其喜欢别人表扬自己的智力和天赋。这种称赞确实能给他们打气,给他们带来特别的喜悦感,但这种感觉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如果成功意味着他们很聪明,那么失败则意味着他们很愚蠢。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失去自信心。
父母以为,通过表扬孩子的头脑和天赋,可以给予孩子们持久的自信心。但是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或者任何事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即对自己产生怀疑。
如果父母真想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最好的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
1、传递注重过程和成长的信息
夸奖孩子们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的成就。而且我们在和他们谈到其成就时,更倾向于表示自己欣赏和赞扬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选择。
2、安抚孩子
当孩子们要参加考试或接受某项任务前,我们如何让孩子们感到安心呢?从智力和天赋方面入手安慰孩子会适得其反,他们会更害怕暴露出自己的不足。
告诉孩子们,我们关注的是你的学习,我们知道你已经掌握了应该学习的内容。你能坚持不懈地学习,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二、成为好老师/父母
1、优秀教师相信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可以成长和发展的,他们也都对学习的过程非常感兴趣。
2、优秀教师会给所有学生设立高标准,而不是只给那些相对优秀的学生。同时,也会引领学生往高标准发展。
3、如何对待无心上进的学生?不要只知道一味地评判学生,要让他们知道学校是帮助他们开拓思维的场所,他们便不会坚持破坏自己的人生。
三、教练:通过思维模式走向成功
1、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教练的行为
他们无法接受失败,失败意味着摧毁了自己的地位,他们激励别人不是尊重的方法,而且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不允许失败、犯错、或对他的质疑,他认为这些都在反映他的能力。
2、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练的行为
①理想:充分准备,全力付出。并不要求比赛中一定要赢,但是一定要勇往直前,付出全力。
②一视同仁。不管能力如何,都会给予相同的时间和关注。也尊重每一位球员。
四、虚假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1、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真伪
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人们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就这么简单。
错误理解1:拥有灵活性和开放的思维,与专注于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两件不同的事。
错误理解2:努力的过程并不只包含努力本身。在他们采取的策略不奏效时,尝试新策略,听取意见。
还有,孩子并没有努力,而我们称赞努力的过程,不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当努力无效时,要引导孩子选择别的策略和资源,帮助他们重新学到知识。
最后,对孩子的称赞不仅仅是过程,我们也要将其与结果关联,也就是和孩子们的学习、进步与成就关联。
错误理解3:成长型思维模式等同于告诉孩子他们可以做任何事吗?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们“你可以做任何事”,而是帮助他们获取技能和资源,通过努力达到他们的目标。
2、如何培养(真正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我们都同时拥有两种思维模式,我们得去弄明白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景让我们认为自己(或其他人)的能力是固定的?是什么样的事件和情景让我们认为评判比发展更重要?然后学着应对它。
3、如何将成长型思维模式传授给他人
首先,称赞孩子。夸奖孩子的学习的过程,而非能力。
其次,正确面对孩子的错误和失败。父母要对孩子的挫折表现出兴趣,并将其视为学习的良机。让他们直面和处理这些挫折,并告知下一步学习计划。
最后,重视深入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是否重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