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推开门,便闻到房间中略带甜意的幽幽清香。哦,是那几枝盛开芍药的香气啊。边为它们剪枝、换水,边仔细端详。
细长的绿茎上托着大大的花朵,4-5片圆整的花瓣,优雅地舒展着,约两三层错落有致地围成一圈,仿佛一个轻薄剔透的圆盘,托起一团紧密的花簇。中间的花瓣,清瘦、修长,挤挤挨挨凑在一起。花瓣边缘少了几分齐整,多了几分高低错落,像是布满皱褶的花边裙摆,和疏落整齐的底边相比,更添几分随意。
淡雅的浅粉由内而外漾开来,像少女脸上娇艳的胭脂,艳丽而不失素雅,又像画家笔下的水彩画,不着痕迹地浓淡相宜。手指触碰之处,鲜嫩欲滴,情不自禁放轻手脚,生怕一不小心碰落了花瓣。
传说中芍药和牡丹是花神为救世人盗了王母仙丹而撒下人间,一些变成牡丹,另一些变成芍药,因此芍药带着“药”字。宋朝陆佃在《崥雅》一书中称“芍药为花相”,仅次于花王牡丹。因牡丹是木本,花大枝粗,有雍容华贵的气象,而芍药是草木,显得娇小柔弱。而我却更爱妩媚却不失恬静的芍药。
看到此时花开的美丽,不禁想起初见时的情形。纤细孱弱的花杆上,几片窄叶,顶部2-3厘米的花苞,被两片绿色小叶紧紧包裹着,拿在手中没什么分量。一两天过去,小小的花苞似乎一直在沉睡中,未见丝毫变化。见此情形,不禁开始怀疑,这花能开吗?
与此同时,一起买花同事的芍药或多或少的开了,有的甚至已经全开。看到别人花瓶里的花团锦簇,忍不住心生羡慕,再回来看看自己的,依然是最初的样子。真不会开了吗?带着满腹的怀疑和担忧,只能继续每天剪枝、换水、放至温暖处,静静等待……
第四日早晨,突然看到一两朵的花苞变大了,撑破了包裹的绿叶,一副蓄势待发、破茧而出的架势。下午时分,外层的花瓣半打开,肩并肩围成一圈,筑成圆形的围墙,将待开的花瓣护在里面。一夜过后,所有花瓣不再抱团取暖,一片片伸展开来,纵情绽放,似乎之前积蓄的所有精气,都在这短短时间中挥洒净尽。
看着那些含苞待放的蓓蕾,由衷感叹生命力量的伟大。从仅2-3厘米的花苞,到十几厘米的花朵,如此华丽的蜕变,是如何做到的?或许,对它们而言,尽情沐浴阳光,呼吸空气,吮吸水营养,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不论作为鲜切花养在水里,还是盆栽花长在土中,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在地生长。不在乎周围的伙伴开的怎样,不去管主人的心情到底如何。倒是我,平添不少无谓的烦恼。
审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满怀期待到怀疑,从比较后的羡慕到焦急,从突然绽放时的惊喜到全然接纳的喜悦,内在的想法和情绪竟然如此丰富而波折,但其实不过是自己“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罢了。若从一开始,就以接纳、欣赏的心境去面对,无论花开与否,都充满期待而不是怀疑,用喜悦之心去等待和陪伴,相伴的过程或许会多些美好。
静等花开,见证了花儿绽放生命的过程,更从中窥见内心的诸多杂念。养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如此这般?对孩子全然的接纳、每个当下全情的陪伴、不掺杂比较的期待、真诚喜悦的欣赏和鼓励,都是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最滋养的肥料。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余下的交给孩子,我们只需怀揣一颗祝福、喜悦之心,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