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 —《追风筝的人》
忏悔是不愿回首,却依然不顾一切挽救;忏悔是不愿倾诉,却依然心中惦念。
童年的生活是忏悔的开始,最令人动容的从年幼开始埋下忏悔的种子。一个是在蔷薇花园长大的少爷,一个是在狭小泥屋成长的少仆;一个是堂而皇之拥有身家无数的普什图娇子,一个是只能握住被磨损的生活的哈拉扎弃儿;可是命运的戏剧在于,万千锱铢买不到内心的坚毅,如洪水的苦涩冲不掉刻在生命中的纯洁。即使住在广厦中,阿米尔仿佛一击即败,而追着风筝的哈桑,似是柔弱却也是刚毅。这场关于风筝的羁绊,让曾经变成了一段忏悔。
那时候阿米尔和哈桑形影不离,见证着他们的“友谊”。之所以会有引号,是因为这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友谊”。因为友谊的存在是需要双方来自心灵深处的认可,可是身份的差异似乎注定了这份友谊的识别困难。当“风筝斗士”阿米尔决定昭告天下自己的实力,向一向忽略的自己的父亲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时候,一直以来守护着他的“风筝追逐者”哈桑不曾停下追逐的脚步,可最后却是在阿塞夫的蹂躏下守护住阿米尔的荣耀。阿米尔见证了哈桑所经历的痛苦,却用沉默淹没一切,试图让痛苦就此被人遗忘,可是即使所有人都不曾去提起,他也没有办法再次在哈桑面前坦然。于是他选择放逐哈桑,将他放逐到自己的生活之外,即使是用欺骗的方式。直到多年之后,当他身处远方,当他得知关于哈桑的秘密,当他再也没有机会与哈桑共同追逐风筝,再也不能在后山逗趣着他,在也不能和他共同穿过病玉米墙,只有耳边荡起的一句又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他的内心对自己的拷问,让他在多年之后不能自已的返回满是弹孔的喀布尔,即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挽救那个唯一联系着哈桑的生命。对于阿米尔而言,她再也不会去定义哈桑在他心中的地位,到底是朋友,还是仆人?可是一切对于哈桑而言,都显得很不公平。来不及哀怨没能得到生父的爱,而对自己一直视为珍贵的人,付出的感情甚至是得不到回应,是一种悲凉。我相信生活中有“哈桑”的存在,也同样觉得“阿米尔”是如此真实,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阿米尔,默默守护我们的都是曾经的哈桑。如果说,这是一部关于赎罪和负疚的作品,那么我们每一个心中有所犹豫的人,都应该向内心深处忏悔,因为面对选择时的犹豫,就是对哈桑的另一种伤害,也是对友谊的不忠诚。我想这也是阿米尔内心的忏悔。
追风筝之旅中,忏悔可以因为朋友,也可以因为亲情。即使是拥有一座自己的城池,享有无尽的荣誉,受无数人敬仰,也无法名正言顺的给予自己孩子爱的关怀,所以阿米尔的父亲才会用尽余生去忏悔在自己心中的罪恶。
他是阿米尔心中的伟岸的父亲,可是他却始终把更多的爱分享给哈桑,给他更多的赞美和微笑,给他准备珍贵的生日礼物,给他和阿米尔等同的陪伴的时光和关爱。这让阿米尔的眼中始终是解不开的迷惑,甚至是对哈桑隐隐的嫉妒。他对阿里和哈桑始终以礼相待,甚至是不惜一切的保护,让他们在喀布尔的家里过着平静的日子,这让大多数普什图都觉得愤愤不平。当他后来始终没能阻止住哈桑和阿里的离开,这让他的内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种惆怅,甚至于不想和阿米尔有所交流。其实,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何一个如此铁腕的王者,却会把自己如此温情的一面给一个和他没有任何瓜葛的异族,甚至是高过自己的血缘之情。我很疑惑这背后的扑朔迷离的纠葛。带着这种疑惑,却在辛普森的口中知道了想知道的答案。于是开始揣测,他的每一个慈善背后,是不是都刻着一句对哈桑的道歉;他的每一个理性而勇敢的决定背后,是不是都是希望哈桑的悲剧不再重演;甚至他在面对子弹时候的冷静,是否都是在对自己忏悔。他的父爱是如此的残忍,冷漠和欺骗都刺痛人心。因为曾经一时的冲动犯下的错误,而不得不选择一辈子的欺骗,然后从此只能用自己的善行,理性和勇气来向自己忏悔。在美国孤苦奋斗的日子里,虽然有阿米尔的相伴,他依旧会在醉酒的时候,轻轻唤起哈桑的名字,那一股伴着酒气冲出的气流,不仅仅是一串字符,更是他内心深处的苦涩和内疚。即使岁月积淀,我想这个名字都会永远刻在他的心里。我想那些拥有着哈桑的岁月,也许就连对阿米尔好也会觉得对他是歉疚。
这段追逐风筝的忏悔,是阿米尔即使不愿,也会踏过弹孔,再次走进喀布尔去寻找索拉博的决心;也是阿米尔的父亲虽然没能亲口说出父与子的关系,也会在漂泊劳累的时候唤起名字而带动的阵阵颤动空气。两代人的忏悔,都被这个追着风筝的孩子牵动着。
其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处处生着遗憾,引着人去忏悔。当我们在每一个当下因为不知所措而有所犹豫,也会如同阿米尔或者他的父亲一样,一个决定就让人无路可退。我没有改变过去能力,只能一往直前,或许抱着遗憾,去弥补了才叫做忏悔,忏悔了才不会更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