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在惠州巽寮湾度假,我以为那是可以堪称完美的。因为我真正地享受到了当下,陪伴孩子慢慢成长了。
以前的旅游,都是观光式的旅游,走到某一个景点,拍个照,然后又会想着去另一个景点,生怕少看了景点,对不起自己花的大价钱似的。而这次,我们全然地做到了休闲式的旅游,就在某一片海域反复地玩,也可能在路边听听风声,看看蓝天白云。
每天我们慢悠悠的起床,洗漱,吃早餐,大概9点半左右才出发,去海边逛逛。其中有两天我们逛的是磨子石公园。从公交上下车到海边要走一段时间路,小石头开心的时候走得很欢实,有时耍赖不愿意走,我问他是不是累了,要休息会吗,他拍着马路牙子说,妈妈坐这,我坐下后,他就坐在我身上。朋友他们全家可能早到海边了,石头爸爸说,我们也快点走到海边吧。我能觉知自己的心情很平静,不为海边美景所动,跟孩子及爸爸说:“哪儿都是风景,这路边的绿化做得这么好,又没有车辆,听听鸟叫,看看蓝天和白云也挺好,我愿意陪着他在这里玩一个上午。”我和小石头边玩边走。一路慢悠悠地休闲到海边。
磨子石公园有一块特别大的整石,有一定的陡立坡度,朋友家的小哥哥(5岁)像孙猴子一样,各种方式上去下来,玩得很嗨实。我感觉小石头开始是比较谨慎的,四肢并用爬上去,然后又屁股坐着慢慢坐下来。我们和朋友籍雨草一直鼓励小石头,告诉他,不论是什么方式上去和下来,只要能依靠自己能上能下就是好方法,就是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只要开心就好。然后又鼓励他,要不要换些别的方式,在几次鼓励下,他很快就能走上去,也能走下来了。这让我很欣喜,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我们做父母的不要老是担心和害怕,小朋友是自然探索也能保护好自己的。在这块石头上我们一玩可能就是半小时一小时,只要孩子高兴,这比什么名胜风景都要好。
今天上午,我们就在宾馆楼下的海滩上玩,出了较大太阳,海水不是很凉,小朋友们很专注地玩沙子,跟着海水跑。我很享受这种美好的状态,陪伴孩子玩到1点到才上来房间洗澡吃饭。
今天刚看到武志红公众号里有一篇文章:家长生病了,却抓着孩子喂药吃,提到一个心理现象:存在性不安。 这种不安是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非得要通过抓取一些外在的东西才能感受到安全一样,所以不能安住于当下,享受当下。如果婴儿不能与父母建立情感的链接,就会陷入到这种存在性不安的情绪当中去。不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存在了。
我愿意和孩子建立美好的链接,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全然地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