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效率手册》陪伴我的第一天,愉快而又充实。
昨日在实体店专门买了个大的黑色便携包,也在自律部落订购了萌姐的“早起”帆布包(正在路上),便于每天把手册和随笔笔记还有一些书籍随身携带。我坚信这样的改变能让我变得更好。
上午花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重新思考了我的人生蓝图,按照萌姐和方圆老师的讲解,梳理了一下自己的逻辑。方圆老师说目标是一个系统,单一的要素不会发生作用。没有总目标的指引,小目标和子目标就会缺乏动力,让自己陷入低效且碎片的努力中。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老是制定好了目标,却无法实现的原因。曾经的我就是这样。虽然人生蓝图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七个人物法还未完全设定妥当,但目标的制定本来就是个不断在实践中进去校正的过程。这种先完成再完善的体验让我倍感踏实,好过老是停留在原地。
晚上看了《生命的重建》,这是我加入张功辉老师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
未读之前,看名字,以为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书籍。但这两天的阅读,给我一种和身边朋友聊天的感觉,很亲切。它会一步一步引导你进入它所描述的场景中去,帮助我认清自己所处的问题,以及哪些问题背后所隐藏的观念。作者露易斯.海说:不管什么问题是什么,都有它的思想根源,而思想根源是可以改变的。(P36)
思想1:爱自己。
作者反复提到要爱自己。爱自己,才会相信: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在做着正确的事情。不断地通过自我正向的心里暗示,我们所输出的思想和语言就会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到我们这里。
思想2:关于父母。
在浩瀚的宇宙,生命的无尽旅途中,我们选择了各自的父母。能有好的父母,固然可以给我们作为模范;就算他们多有不是,也是给我们提供了改善提高的机会。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才有了我们,我们要懂得感恩。至于父母的不是,我们认识到了就不要重复它;如果再犯,便是自己错,不是父母错了—因为他们已经以他们错误的示范给你看了,也就等于教育了你。
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具备的理解能力、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尽其所能做到最好了。那些对我们产生过负面影响的人,其实也和你一样惊恐和害怕。他们所能教你的一切都是他们所学到的。(P31)
看着上面的这段话立马就让我想到了我和妈妈之间过往。
之前的我很苦恼妈妈这种“我认为式”的爱,反而这样的爱的行为却让我一度想逃避,压力倍增。
曾经我还丧气地问我老爸和老公:我以后会不会也变成像妈妈这样的人?记得当时老爸很坚定地说:不会,因为你读的书比你妈妈多……这样的回答让我欣慰不少。
和妈妈关系,从一味地迁就她,到后来的情绪爆发,疏远,再到后来的和解。这一过程也是我不断修正认知,成长精进的过程。
今晚看到这些关于父母的新知后,第一时间拍照和妈妈进行了分享。亲子关系,双方也是需要同频成长的。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也是第二次和妈妈分享书的内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和妈妈都能找到爱自己和身边人更好的方式。这种每日收获新知的感觉让我心情愉悦。
今天也和张功辉老师分享了我的感受,她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也是很棒的领路人。
她说:遇见谁,都是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感恩遇见!—感恩所有那些在我成长路上为我点灯的人。
给自己的写作打卡,定的每日600+,今日已经超额完成。
晚安(0:19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