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时间课·第1.1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2月15日“崔律精时力之拆解牛人们的时间观(第1期)”系列第1.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现代人已从体力工作转换为知识工作者
体力工作所重视的是效率,即“把事情做对”的能力(To do things right)通常是以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是相对被动的。
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多的智慧,他们是组织里的主力,掌握着一定的主动权,可以通过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做对的事情”(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的“效”,代表的不仅仅是效率,很大一部分是“效能”。
自己在百度上又查了一下“效率”与“效能”的不同之处:
效率 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如工作效率,用机耕比用畜耕效率高得多。
效能 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 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 。
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
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
以上为百度结果,看到这突然恍然大悟:其实作者一直在强调的就是普通上班族和牛人的区别!
而“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正好与今天所讲的第2部分内容相呼应——掌控时间。
1.2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五项原则中,有两项是与时间有关的——掌控时间和要事优先,今天主要讲了“掌控时间”。
1.2.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什么一定要会掌控时间?
因为时间的稀缺性注定了它的价值:
a.时间是租不到、借不到、买不到的,更不可能通过其他手段来获得;
b.时间的供给是没有弹性的,过去了就过去了,永远不可能再回来。
1.2.2那么这些有效能的管理者又是如何高效能工作的?
第一步,认清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第二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的工作所占用的时间。(这里的非生产性的工作,我理解为能够直接产生效能或能提高效能的工作);
第三步,将可自由运用的时间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方便统一安排时间。
以上三步就是“记录、管理、安排”与柳翁的时间统计法有着惊人的相似!简直就是“神同步”!
1.2.3人们对时间的记忆不准确,作者用了2个栗子来证明他的结论:
a.第一个栗子是一个心理学实验:把人关进小黑屋,人将丧失对时间的感觉。
拓展:有时当人格外期待某件事的时候,或者在专心致志的忙着某个工作的时候也会时常对时间失去感觉。(心流)
b.第二个栗子是作者请几位记忆力好的管理者凭自己的记忆写下自己的时间是如何使用的,之后再由这几位管理者去记录他们的实际耗用时间。6周以后再将之前他们凭记忆估计出来的使用情况和实际记录的使用情况
进行对比,结果却相差甚远。
这两个栗子可以说明如果人单凭自己的记忆来预估自己的时间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人往往会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对自己使用过时间的错误记忆(包括遗忘或无意识的篡改)。客观记录要比大脑更加靠谱!所以管理者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最应该了解的是自己的时间实际上是如何使用的!
2.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暂无
3.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在听今天的课程的时候会自动与《奇特的一生》的片段相联系,脑海中想起这样一句话“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今天的课程让我觉得“成功人的经验总是相似的”。又联想到了自己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很努力,但却不见提升的根本原因——对于时间的安排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回想了下自己的上司的做事风格也确实如今天5个原则那般,所以打算也来读一下这本,以保持与上司工作步调的“一致性”。
哎。。。不小心又叨叨了辣么多。但是今天的收获颇丰,有点像打了鸡血的感觉了。
4.【附加题】我对本期课程(以今天为例)的反馈。
点赞:与其他课程相呼应,巩固我之前学到的内容并且能自动相连接
建议: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