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害怕,杜甫讲太多,怠慢了李白,惹得他不高兴,一不小心扬长而去。不管怎么说,这位“诗仙”是有底气和实力任性的。
青春年少的学生,总是更喜欢李白,如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所以,就此停下匆匆的脚步,且让我们一起走走看看,说说李白,说说《蜀道难》。
李白幼年生活在四川江油,这样说来,还是我的家乡人。也因为和“诗仙”同乡,窃喜自豪伴随了很多年。每一次回故乡探亲,离李白故居不过一两个钟头,驱车前往,在园子里待上半天,整个行程充满着诗意,整个人也似乎轻松了许多。
李白的诗太过出名,黄发垂髫无人不能吟诵几首,不会背李白的诗,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
在学过的李白诗歌中,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蜀道难》最接近是《行路难》(其一),从时间上看《蜀道难》早于《行路难》两年。其中的名句大家非常熟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蜀道难》中诗人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是人们即便不会背诵,也是非常熟悉的句子
两首诗,不妨把它总结为:行路难,蜀道难,难上加难?那么究竟“难”在何处?
《蜀道难》一首乐府诗,沿用乐府旧题,李白的成名作。诗人初到长安造访贺知章,以此诗示,贺看后赞叹不已,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子谪仙人也。”由此李白一夜成名,当红明星长达数十年,后世称李白为“谪仙”。
唐代泱泱大国,闪耀东方。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当然今天我的家乡人们心中也觉得只有天府之国最好,即便是北上广等他处也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呵呵,我且把它当成每个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吧。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全诗一共294字。且来一起回顾一下: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三处写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是不是有一种攀爬险峰的感觉?一定是。
2016年暑假,回乡与家人同游了剑门关,我们一路攀爬,一路艰难。还好一路有李白的这首诗歌相陪伴。
不做细致的解说了,点到为止。说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会一句即可。全诗一共出现三次,分三处呈现。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写蜀道的来历是为了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在此基础上突出蜀道之艰难。接着又从“鸟道”一直写到“坐长叹”,进一步写蜀道之高。想像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中间一句,借“悲鸟”和“子规”“猿猱”等景物,生发悲壮感慨;再写山水之势的惊险。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表达了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劝阻之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结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蜀道上的剑阁险峻高大,易守不易攻,守关的将领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逆的人。正因如此,此地常为战乱之地,常有人据险作乱,像豺狼一样凶残地杀害人民。蜀地人民只有像避猛虎和长蛇一样躲避着这些叛乱者。最后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及劝阻之情溢于言表,照应题目、开头,感叹强烈。
天才的李白一生有没有真正走过一次蜀道没有明确答案,杜甫、陆游等人倒是有诗句为证。换句话说,《蜀道难》或许完全是他在想象中完成的,那真不得不佩服了,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才情绝不是浪得虚名。
每一次读《蜀道难》脑海中都有一幅李白站在剑门关某处“侧身西望长咨嗟”画面。
好一个“侧身西望长咨嗟”!把自己完全置身于这个艰难之中,于是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篇“放飞想象”而“杜撰”的佳篇。这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行万里路”重要,但“读万卷书”是不是更重要?
亲临某处,你不一定能写出佳作;从未涉足某地,也不一定写不出来好文章。在我看来,持续的文字输入远远胜过盲目的千里跋涉。当然,一个人的才情与生俱来,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幸运的;倘若你没有,那多读书好读书,敢练习勤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首《蜀道难》成就了李白,让李白成为当红明星。在这首诗中,有对蜀道山水的咏叹、对友人入蜀安危的关切、对蜀地百姓安危的忧虑。有自然道路的高险,也指社会人事的凶险,还可以指人生仕途的坎坷,流传千古,光耀后世。
说来真是抱歉,讲过很多遍李白的这首诗,只有这一次,我在“侧身西望长咨嗟”处做了停留。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一次驻足让我似乎与他的灵魂有了更多的默契。
面对人生的艰难坎坷,诗人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有时候真觉得“李白没有暮年”,他总是以青春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想象世界里。
不妨结合其他诗句,看看他的自我形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等诗句,无不看出李白的人格气质,即使面对自身仕途的坎坷,他也不会低头消沉,而是高昂着高贵的头颅,表现出一股凛然不可屈服的傲骨,这才是李白的人格特质,也集中地代表着盛唐气象,豪放中蕴含惆怅,悲怆之中又有傲骨。
面对人生的艰难坎坷,我们又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呢?诗圣也罢,诗仙也罢,人生总要有自己的选择。
选一种姿态,让我们好好生活,活出真实的精彩,活得无可替代。
眺望远方,我微微一笑,醉倒在太白的诗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