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爱不会因分享变得更少,而是更多。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不善表达,不善爱与被爱的人。
在做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有些人真的适合做老师,她们对孩子那么耐心,那么慈爱,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想要什么样的老师,家长想要什么样的老师,不管对工作还是生活,都是那么有同理心和同情心。
看到自己和她们的不同,我就开始观察和思考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像他们一样的方法,观察来观察去,原来心理学上所说的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甚至终生的理论着实有道理。
我从小是一个很孤独又胆小的孩子。从小亲戚关系都是淡淡的,虽然我是家族里唯一的女孩,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堂哥,五个堂弟,但是我并没有在很多人的疼爱中长大,所有的亲戚都比较疏远。
连爷爷奶奶也是并没有多么疼爱我。小时候,奶奶家开个小商店,在90年代,苏北农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只有奶奶家一个商店,逢集的时候才会到街上去赶集。可是我从小都不敢去奶奶家,如果爸爸妈妈让我去买盐或者醋、酱油什么的,那自不用说肯定是要带钱的。有时剩个五分或者一毛的,我会买个粘牙糖吃,奶奶也是要收钱的,不会给我什么好吃的,而且有时候还会凶我,所以我很怕她。有一次在奶奶商店玩的同村人说,你孙女来了,还不赶紧给她拿点好吃的。我奶奶就瞪了我一眼说,不能给她吃,我这么多孙子孙女的,都来拿,我还咋开!
对比之下,一个同事说她小时候,她的爷爷赶集会偷偷给她买点好吃的藏到衣服里面,比如一小串葡萄,然后带回家给她吃。看着孙女开心地吃,爷爷脸上那慈爱的笑容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其实只是一点点关爱,孩子就会感受到,可能会铭记一辈子。我的爷爷偷偷给我5块钱压岁钱,他脸上的那个笑容到现在我都觉得温暖。
我的父亲这边的家族,在我奶奶的带领下,都很疏远,平时没有什么来往,各过各的日子,你不会给我吃的,我也不会给你喝的,我从小都不懂人际交往的奥秘是交换分享,而是习惯了独来独往,独善其身。这个毛病到现在工作之后也是我人际关系的巨大障碍,有意识地改变,希望自己可以越来越懂得,宽容、分享、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是生活幸福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