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读书。那时家里生活拮据,根本没有闲钱去买书,只好去全村各家寻书,看到谁家有我没看过的书,总是想办法借到手,一饱眼福。
每当母亲不上地在家做家务时,我便找个理由,背着弟弟到处串门找书读。常去的人家是姚奶奶家,她是我小学老师的母亲,她家里的小人书、杂志、名著整整齐齐地放在一红色的柜子里,那柜子仿佛具有魔力般,深深地吸引着我。只要有空,我就领着弟弟直奔姚奶奶家。弟弟趴在我背上闹腾时,我给他读小人书里的故事,听着听着他就睡着了,这时姚奶奶会过来帮我把弟弟轻轻地放到炕上,我则搬来矮板凳坐在炕前,贪婪地读起书来,静静地享受着这段难得的属于自己的时间。至今还记得,姚奶奶对我说:闺女,一定要好好读书。咱农村太苦。
更多的时候,姚奶奶会让我把没看完的书带回家去读。我满心欢喜地拿着书回家,藏在炕柜顶上,生怕被淘气的弟弟给弄坏了。等他睡觉时赶紧拿出来读两页,心想着快点读完,好去姚奶奶家再借。
再大一些,我去镇上读初中。镇上的楼房、江边的风景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令我羡慕的是班里有许多同学都订有课外杂志,诸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我的同桌经常拿着最新一期的《儿童文学》来班上看。他把杂志包上厚厚的牛皮纸,上课时把书立起来放在课桌上,堂而皇之地翻看。我小声威胁他,让他看完后把书借给我看,要不然告老师。他根本不怕,斜眼瞅我一眼,来了句:“随便你,告老师没收了,你也看不成”,继续看。给我急得在旁边干瞪眼,终于忍不住也歪着头,配合他的翻书速度,一起看起来。
下课时,他到操场上玩,故意把书放到课桌上,我两眼放光,捧起来就读。有时读得太入迷,连同桌回来都不知道。他一回来就把书抢过去,恨得我牙根痒痒,真想一拳打过去又害怕他不给我书看。
后来,我尾随他,找到他家,直接朝他妈妈借书。他妈妈笑道:“这臭小子逗你呢。每次从家带书去学校都说是给同桌看。你看看家里的书,喜欢哪本拿哪本。”听到此话,欣喜若狂都不足矣形容我当时的高兴。只记得我拿着书,谢过阿姨,瞪了同桌一眼,一路哼着歌儿,小跑着回到宿舍。
从那以后,我在书海中使劲扑腾着。放学后去食堂打饭,我只买了个馒头,匆匆往宿舍跑,就着书吃得津津有味;晚上,趴在被窝里,蒙着被,打着手电筒,看得不亦乐乎。读完不算,还把喜欢的好词好句好段落都摘抄到牛皮本上。我的阅读摘抄习惯也是那时候养成的。
童年借书读的时光,早已融入我的生命。童年借给我书读的人,早已深深地印在我心中。我常怀念那段时光,常思念姚奶奶、同桌的妈妈、还有那调皮的同桌,感恩她们的书陪伴着我走过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