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我尚未成家可能还没有对于自己小家庭的理解。
拥有完整的家庭,疼爱我的父母,并不存在童年阴影家庭阴影一说,虽然有时父母之间会吵架,叛逆期时我也常常惹的他们大发雷霆,但我的家庭很和睦。
我不是个孝顺的子女,且不论成就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单是言语方面我便是大不孝,“爸妈”甚至是我不常喊出口的称谓,可我记得以前“爸爸妈妈”是我不离嘴的口头禅。从未有过敬语,没有过“对不起”“我爱你”,我也不常回家,从来不会打电话回去,连微信都很少回,真是个很不称职的儿子。
慢慢长大,我同母亲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对她发的脾气却越来越多。倒是父亲,其实小时候我挺怕他的,不过他也常常不在家就是了,印象里每次父亲早晨离家前都会用满脸的胡茬扎醒睡梦中的我,甚至感觉在许多人的评价里他都是个不苟言笑的阴沉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胡子越长越多时,突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一点也不怕父亲了,甚至觉得他越来越和蔼了,总是面带微笑好像没有脾气,也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和父亲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工作生活社交想法,我越来越倾向于同父亲交流,其实父亲在我的心里早已不如从前那般高大强壮,我知道其实他不是超人,他有很多的东西都不会,知识面可能也不再比我宽广,我意识到他的平凡却也更觉他伟大,常常和朋友开玩笑,“我以后要是养个儿子跟我一样,我要么被他气死要么把他打死,真不知道我那小老头咋把我养大的”。父亲对我而言怎么形容呢,以前他是巨人可以挡住前方的一切黑暗,我可以坐在他的肩上笑,现在我也还没到足以挡在他前面,但我可以和他并坐着抽根烟谈谈生活了,我也知道父亲如今没有能力解决我人生中将要面对的种种问题了,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向后倒的时候他一定会撑住我用力的把我扶起来。
这是我的家庭,我不常联系的父母,很正统的中国式父母和儿子。
母亲常问我在外有没有想到家里,其实我不是不想,相反我可能相比同龄人想的要多,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在外,也不是很爱玩的人,除开工作其他时间我都很闲,我进社会很早,所以同龄朋友也很少,周边的人大多都已经结婚生子了,我没法约着朋友一切玩闹想不起家人,反而当看到他们与家人发信息打电话,或是常常带着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我会特别想家,“哎,没想到跟我上班时一本正经的你,哄起孩子来跟个智障一样,不过我爸妈以前好像也这样吧”,“哟,原来以前我喜欢的抛高高游戏,几十年后的家长也和小孩玩呀”.....诸如此类的许多想法涌上来时真的挺想父母的。
但是真让我打个电话说句“爸妈我想你们了”,我也不知怎么说出口,碍于面子碍于矫情,也不知道是该说我含蓄了还是和父母不够亲。
算了,就算打字我也说不出口什么,我想爸妈会理解吧。
结尾引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段落: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