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7年的,今年正好大学毕业,考完研,由于疫情的原因现在正在家充电,算上二战在家考研的日子,我已经在家呆了整整九个月了。这应该是我自从上了大学以后在家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了。就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最终决定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这里,家乡,已经留不住我了。
具体我们这一代95后的人有多少想要回家的,我是不知道,那也跟我无关,我只能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首先,每个人的家乡不一样,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回家这个说法对其没有意义。我的家乡是一个人口不足5万的北方小镇,这两年甚至越来越看不到人了,年轻人除了正在上学的,青年一代估摸着在平日里是看不到了。
不过,优点还是有的,那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日常生活需要满足的几乎都有,而且因为地方小,无论去哪就算用脚走的,也不会太远,赶时间,骑个单车到哪也都是十几分钟的事情。
但在这里没有工厂,没有公司,所有人几乎都是个体经营者,有开超市的,卖特产的,开饭店的,卖服装的,还有很多做服务行业的,能跟现代沾边的也就是这些人很多都有一个淘宝卖家的兼职了,在这里工作,似乎是不需要年轻人身上的那些优点的。如果我回来工作,意味着我可能也要做这些生意,事实上做生意我倒是不拒绝,不过在客流量就这么大点的地方做生日实在是不够精彩,于是一度让我打消了回来工作的想法。但是正值这两年自媒体的兴起,自由职业者人数的增多,我也曾想着当一个自由职业者,只要有一台电脑,我就可以在家工作,倒时候无论是在哪,就算是回家乡也无所谓。
不过,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我否决了,在家工作固然是好,但是除了工作最主要的还是生活,这里没有什么太多可以选择的食材,虽说大多可以从网上购买,但新鲜的食物很少。没有大商场,作为新时代青年很难接受不能去广场逛一逛的生活,没有电影院,没有娱乐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景色,和朋友最常去的地方除了台球厅就是KTV,还有网吧,但那已经不属于我的生活了。
最为重要的一点,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平日周围的同龄人都在外出工作,一年365天只有过年才有机会见到同龄人,那样的日子是我不敢想象的。
还有六个多月就要开学了,这段日子我并没有出去找个工作的想法,况且疫情还没结束老老实实在家学习觉得还挺不错。想来这可能是我最后能有这么长的时间在家待着了,每天认真的享受这种小镇慢节奏的生活,这在以后也许会成为我难忘的回忆与奢望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