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严歌苓,她的太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金陵十三钗,芳华,小姨多鹤,归来等等。好莱坞的专业编剧,受过规范的写作训练,她自己说过,写作训练对写作技巧的运用非常有必要。
她有技巧,有阅历,还勤奋,所以她可以娴熟地一部又一部地推出新作品,在同时代的人都后继乏力的时候,她还可以再上一个新高度。
只从职业女性的角度来看,我很欣赏她。但是,从作家的角度来看,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严歌苓的作品。
在不同的阶段,我喜欢过很多不同的女作家的作品,池莉,张欣,方方,毕淑敏,迟子建……
以前的小说少,我看书又很杂,当时几乎市面上有点名气的女作家的作品我都读过很多,所以喜欢过的人也很杂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喜欢过严歌苓的作品。
她的作品里总有点什么感觉不对劲儿,我觉得大概是对生活和人性的隔阂,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点,或许她更商业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但总会有你喜欢的优点盖过缺陷。比如池莉能把市井写得活灵活现,张欣因为得益于当时广州的开风气之先,作品里有一种时尚气息,有最初的白领的感觉,毕淑敏对心理刻画丝丝入扣。
但是严歌苓,我找不到特别足以覆盖缺陷的优点,她写生活,写时代,写人心,全都感觉隔着一层,缺少真实感。有时候还有别扭的三观。当然,也许是我的问题。
比如电影归来,是根据她的陆犯焉识改编的,我专门找来了原著,她对时代的描写太表面化,感觉像是认识本身就不够深刻。看看张贤亮是如何描写那个时代的,她差太远了。
不想写文艺批评,因为不想把她的作品再读一遍并细细分析,所以就不展开了,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觉,因为现在看到她的频率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