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中有太多生动鲜活的英雄形象,意气风发的一群青年演员将多位年轻将领演绎得栩栩如生,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影片中最让我无法忘怀的,却是一位“反派”人物,时任南昌守备团长的陈峰。
我在第一次观影结束后就对他印象极深,但又死活想不起他的名字。这部电影群星璀璨,谁又会去留意一个反面角色呢?但是,我却迫切想知道他的名字。二刷影片时,我的眼睛紧盯着大银幕,直到看见他的名字——南昌守备团长陈峰。
他是机警而聪慧的。
叶挺率领起义队伍进入南昌城时,他就敏锐地察觉到情况有异,甚至拦在队伍前面试图详查。无奈少年将军叶挺气势如虹,率部长驱直入。
他是敏感而有手段的。
在南昌城内的小吃店,他只是旁观了贺龙部下与叶挺部下之间的冲突,就机敏的决定拉拢贺龙部队中的一位旧交,正是这位旧友后来将起义的消息透露给他。
他是理性而克制的。
朱德在起义之前举办花天酒地的聚会,将南昌城的守备军官请来寻欢作乐。他却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只是说了句“我不适应这种场面!”便及时起身告辞。
他拥有非凡的军事素质。
他在得知起义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组织抵抗。可以说,他带领的队伍是整个南昌城守军中最早投入抵抗,也是战斗最顽强的队伍。
我常想,军人可能是一种最特殊的职业。哪怕你的军事素养再高,作战再勇敢,指挥能力再强,一旦你站错了阵营,也难逃悲剧的命运。正如陈峰的经历: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排兵布阵,指挥南昌守军奋力抵抗,却难逃败局和厄运。
作为军人,他忠诚而有尊严。
当败局已定时,他没有临阵脱逃,而是直接走到了战场最前沿,操纵马克沁重机枪进行殊死抵抗,用生命诠释军人的忠诚,用鲜血捍卫军人的尊严。
当一枚炸弹即将落在他的头顶之上时,影片给了陈峰一个特写镜头,他抬着头望着即将落下的炸弹,目光中流露出万般无奈,竟然还有一种解脱的神色。
贺龙军长在阵地上发现了陈峰的尸体,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郑重地敬了个军礼。我觉得其中的含义是:战场上我们是对手,只能你死我活。但我贺龙敬你是个真正的军人!
影片中陈峰结局让我心里难过了好久,如果他也是起义队伍中的一员,那么起义军中不就又多了一位像贺龙、叶挺一般的将帅之才吗?
《建军大业》中还有一个画面让我唏嘘不已,敌方将领钱大钧在战斗结束后,面对惨烈的战场,说了一句“黄埔军校的,厚葬!”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同窗之谊”!
战争会迫使人们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立场。但胜利最终只能属于其中的一方。所谓“成王败寇”大概就是如此,但抛开立场不谈,那些败军之将中又有多少像陈峰这样真正的军人,我不赞同他的立场,但我敬他是个真正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