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目鱼指引我读雷蒙德·卡佛的文字的,比目鱼是一人神秘的人,一个跨界的书评人。
一篇优秀精致的书评可以打开我读书的一扇窗。他的书评集《刻小说的人》,我不自觉地借了两次。意犹未尽,因此结识了不少游离在我书单之外的作家。
其中就有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他是一个雕刻短篇小说的巨匠,只热衷于写短篇小说。他是继海明威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崇拜契诃夫,他的小说《差事》和契诃夫有交集。因此在他死后,《伦敦时报》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
这位“新小说”创始者的极简主义的语调影响了很多作家。其中就有村上春树,崇拜一个作家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况味。
《离骚》之风过去的午后,我忽然间有一种空荡荡地感觉,我突然间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原本以为自己的梦想是坚定和明确的,真正前行的路上,看着路上的风景,忽然间发现树木摇曳,光影婆娑,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真实。
这种感觉困扰了我太久,就像原本一直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只要我愿意我什么可以做到,不管什么样的高峰我都可以抵达,如今却清醒地发现,我离这个世界太远了,人情世故零零总总,全都是我无法周全的。
唯有在书本里,我是自在的。
卡佛的姓Carver英文原意就是“雕刻匠”,是这个姓氏注定他成为雕刻小说的人,还是因为他写出精致的小说而成说了他的姓氏。
Carver一个雕刻小说的人,我很喜欢“雕刻”这样的说法,带着精致地执著,带着不懈地努力。
我是循着村上春树的书单在阅读的,那里村上春树提到了卡佛的《我打电话的地方》、《大教堂》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我父亲的生活》 、《愤怒的季节》 。
其中《大教堂》似乎很有代表性,那种卡佛的调调,似乎真的可以改变了一些什么。
卡佛小说集《大教堂》获得普利策奖提名,是公认的颠峰之作。包括11个短篇,收入卡佛大部分名篇:《羽毛》、《瑟夫的房子》、《保鲜》、《软座包厢》、《好事一小件》、《维他命》、《小心》、《火车》、《发烧》、《马笼头》、《大教堂》。
一个颓废的中年油腻男子,在家中接待一个刚刚丧偶且一直和自己的妻子保持联系的盲人就这么坐着不痛不痒地干聊着,有尴尬有愤怒有冷淡。最后却达到一种近乎忘我的状态。明明在自己的家里,可是我感觉我不在任何地方。
似乎这种感觉在村上春村的《挪威的森林》最后一个场景就是这样的,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卡佛描绘的场景对我而言带着异域风格,因为文化的不同,他所描述的一个个小故事对我而言有些荒唐,但似乎都是活在最底层的蓝领且生活在人生的谷底,有背叛,有失业,有破产,有酗酒,有妻离子散,卡佛的笔下的人物似乎都不完美,一个个失败者在你眼前影影绰绰,却是一个个真实的存在。
“你不是你笔下的人物,但你笔下的人物是你。”Raymond Carver如是说。
笔比鱼设计的这张名信片,我挺喜欢。
回到生活中,救赎式的行走即将接近尾声,每日在公车上遇见那么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真实地快乐着,真实地素颜着,真实地朴素着,也真实地猥琐着,真实地卑微着,碾压着真实的生活。
或许这些就是卡佛笔下的一个个小人物,不经意地突然发现那些就是真实的你自己。
然而真实和虚假之间到底有多少的距离,这个庸俗乏味的世界,这个虚假的天空真实地存在着。
比目鱼善于虚构,他写道:
卡佛小说在日本的翻译者村上春树有一年去美国拜访,卡佛发现客人在观察那几只海鸟。他说,经常有海鸟死在卡佛家的露台上,这些可怜的鸟儿很不幸。
这些海鸟看见玻璃窗上反射出天空的影子,就以为是真的蓝天,它们想往天上飞,结果就撞到玻璃上,死了。
大家陷入片刻的沉默。
村上吸了一口烟,他回过头看了看那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玻璃里反射出蓝天的影像。
虚假的天空,村上用带着日本口音的英语喃喃说道。
“我憎恨虚假的天空”,卡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