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赏枫

每到深秋,天平山赏枫是挂在心头的一件要事。

这阶段杂事繁多,赏枫一直没有成行。眼看"大雪"都到了,哪里是赏秋,快要赏雪了吧?红叶不等我,错过就要等来年。

周日午后,有点闲,天气又好,风和日丽。好时光,莫辜负,赶紧与先生绿色出行,赶往天平山。

自从吴江通了地铁,去周边地区,只要有地铁站,自己就不开车了,省得繁华商业区和旅游景点车位难寻。

进天平山,刷园林卡。话说因为这场yi情,今年的园林卡还没刷过几次,新的一年又将续卡。

从“高义园”进去,绕湖边行走。

这个角度可以拍到最经典的画面。可惜,去得晚了,好多枫叶不是掉落就是枯萎,感觉有些凄惘。

每次去,我都要在某个固定位置拍照留念。先生不以为然,说,拍过的就别拍了。


午后三点多钟,光照斜影,适合拍照。

尽管去晚了,但还是有些枫树令人惊喜,比如下图这树,弯腰紧贴水面,身子舒展,像极传说中振翅欲飞的火凤凰。


双休日的天平山,游人如织,于佳景处拍照必须耐心等待。



几百年的古枫,高耸入云。





天平山麓,有红枫也有银杏,这阶段的银杏叶也处醉美时光。



天平山有许多人文景点,最为著名的是范仲淹范氏一族的“天平山庄”。

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著称,山上奇石嶙峋,危耸峭峻,似封建时代大臣朝见皇帝用的附笏一样,人称“万笏朝天”山腰有钵盂泉,又名白云泉,泉水醇厚甘冽,相传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山东南麓之古枫林,为明代万历年间宋代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带回,植于这祖茔之地。现存158棵,深秋时节,满山红叶若红霞缭绕,层层片片,蔚为壮大观,有“天平红枫甲天下”之誉,迄今已举办了四届红枫节,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唐代以来,天平就是江南著名旅游胜地,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乾隆皇帝等名人,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游记和遗迹,令游人访古寻胜。入山门有乾隆皇帝御赐“高义园”牌坊、接驾亭、古景塘西侧古枫林中有御碑亭、范文正公忠烈庙诸胜。一九八九年,为纪念范仲淹诞生一千周年,在忠烈庙前重建“先忧后乐”坊。天平山庄是一组占0.53公顷的古建筑群,为范允临始建,楼堂廊榭,依山而筑,山石,池水,花木点缀其间,更现山林之趣,为了让众多游人了解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在岁寒堂开设了范仲淹纪念馆,94年11月对外开放,95年度被苏州市委、市府命名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接待众多中小学生和广大游客。

从登天平路,经一线天、飞来石、望枫台到中白云亭,继而向上,过卓笔峰、照湖镜至去上山顶,环顾四周,近看远眺,农田林网,延绵群山,浩瀚太湖,绘制成一幅充满时代气息的江南山水书卷,瑰丽壮观,生机勃勃。



因时间有限,没有上山,只在山下古枫区随便走走,拍照留念。

如此,天平山总算来过了。赏过红枫,没有遗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上午八点三十分,在苏州殡仪馆参加陶文瑜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后,本想一路回家了。但想想今天反正向学生家长请假了,时间...
    谭良根阅读 1,209评论 18 27
  • 无论你来,或者不来,天平山的红枫反正又红了。 苏州的天平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的归葬之地。天平山的红...
    苏州的蔷薇花开阅读 762评论 12 6
  • 苏州天平山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每年秋冬季节,总要去天平山转一转。 今天,天气有些阴冷,依然抵挡不住赏枫的脚步。...
    怿蓝阅读 1,171评论 8 17
  • 今天是2018年11月20日,难得的好晴天。 来苏州前两天都是坏天气,第一天虽然是多云,无奈到苏州太晚了,只在晚上...
    墨吟书阅读 1,651评论 0 0
  • 曾多次登天平,终究都不是在枫叶最美的季节,近在咫尺,一直以没能亲眼看到漫山红遍的景色,引为憾事。 天平山素有“吴中...
    云起龙飞阅读 815评论 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