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前便得到学校通知,每个年级选出两个数学教材实验班,将原来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换成生本学材,我们班被选中了。
一开始拿到这套学材最大的感觉就是“留白的地方多了,体现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每节课新知学习后增设“天天进步”一栏写“我的收获”和“我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复习与关联更加注重建构知识体系网络,让学生把新学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增设拓展与阅读,拓展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三年级下册生本学材
本套教材每个单元以新知整合、综合应用、复习与关联、拓展阅读四个板块呈现,虽说该读本与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章节内容结构基本配套,但缺少现成资源包括教学环节设计、课件制作等都得亲力亲为,还是比较有压力的。
在细读读本说明大致体会到编者意图之后便开始备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的新知整合部分。于是第一个问题出现了,这是要分2课时上还是1课时上完呢?按照现行教材八个方位的学习是分成两课时进行的。于是拿来现行人教版教科书,对不同的地方进行了对比也产生了一些思考:1.情境图的差异。两幅情境图由现行教科书中的一个学生变成两个学生的对话,“试一试”环节通过对话引出其他四个方向的必要性,并补充说明了命名的原则。2.将现行人教版教科书练习二第三题移到议一议,提醒学生确定方向的方法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向的相对性。3.练一练第3题,怎么就不放张中国地图在旁边呢?
练一练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