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突然看到王家卫的一句话:有时候,我昨天遇见一个人,感觉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是后来就再也遇不见了,这就是人生。
我们一生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但是能真正活在记忆之中的,或许并不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记忆慢慢地消退,那些来过你身边又离去的人们也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想起高中时语文课本上有一篇《红楼梦》的摘选,说的是黛玉初进大观园投奔亲戚,宝黛相见的第一眼,宝玉对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我当时想的是世上真的有似曾相识的人么?
也许是有的吧。高三时期最多的就是考试,初见他是在考场,很特别的见面方式了。那天考语文,我早早的答完了试卷。因为不能提前交卷,百无聊赖的我开始观察起了周边的人物,只一眼,我就注意到了正在把玩小扇子的他,我想,作为监考老师的他也是无聊的吧。
年少的喜欢总是不需要许多来由,我隔着卷子,总是时不时偷偷抬起头悄悄看一会儿他。午后的风吹起他前额的碎发,我的心也跟着在动。
那天考完试后我迫不及待地去找了一份监考老师的名册,通过各种排除推断出了他的名字,又通过我的朋友得到了他的联系方式,我的心里欢快地像只在喜欢的海域里嬉戏的小鲸鱼一样。
我好想对他说电视剧里的老套台词,比如我好喜欢你啊这样的,俗气到不行。但我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就算我胆大到直接给他发信息表明身份,我还是知道作为学生的我该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样朦胧的好感,也只是悄悄留在了心里。
繁重的课业有时也让人感到压力,他有时也会鼓励我几句,有一次他突然提到我的数学差,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说全年级老师都知道啊,当时我语文考了全年级第一,数学考了全年级倒数第一,他开玩笑说这种极端分子还是很少同时出现的,我就呵呵呵了。
高三那年,时间过得很快。月考、期中考、模拟考....一场接着一场。
高考前夕,全体高三同学在学术报告厅开完最后一次考前誓师大会。大会结束后,家近的同学都收拾东西回家了,而部分离家远的就直接留校备考。学校里面开始布置考场,教室全部都搬空了,比平时安静了许多。
我和往常一样,在食堂吃过晚饭后走到操场。想起过两天就要高考了,心里突然觉得很紧张,想了很多有的没的,一边想象着考完最后一天走出考场的轻松,一边又暗暗担心最薄弱的数学。
那天,他正在操场和其他老师们踢足球,还是那么地酷,回想起以前下午下课了总是拉着朋友跑过来偷偷地看他踢足球,我摇了摇头,默默删掉了关于他所有的联系方式,这可能是最后一场了吧。
《蓝莓之夜》里面有句台词说:“我不知该怎么和生活中无法失去的人说再见,所以我没有说再见就离开了”。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想象中要脆弱得多。有时候光是距离这一个因素,就足够让一段本就不算亲密的关系走向疏远。
上大学后,各种课程手工操作,学习实验,生活忙碌而充实,却没有太多波澜。大概是因为生活轨道没有什么交叉,我已经不常会想起他了。
大二那年,国庆假期结束后返回学院的列车上,那天晚上车上没什么人,空荡的车厢摇摇晃晃,站名提示灯闪烁着黄色的光点。我抬起头,注意到刚刚过去那一站,正好是他在的城市。
窗外是黑漆漆的轨道,列车飞驰而过,一阵风起,又消散,像流逝的时间一去不返。那一刻,我突然发觉,记忆中他的样子突然变得模糊起来。今天写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就连他的名字我也是记不大清了。
你假装不懂
我也故作轻松
错过就错过
人嘛
总要有点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