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点了,该干嘛了?”,“到……时候为止”——明确时间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要给孩子行为设定准确的时间要求,多用闹钟的功能提醒该干什么事了,多用时间单位来提醒。比如:“6点开饭”就比“早点回家吃饭”效果好,“还玩半个小时”就比“玩到爸爸回来为止”好。
2. “估计一下时间吧”——使孩子意识到时间的存在
为什么要预估时间,因为人不会在做事情的时候总关注时间。比如考试,只有会估计时间,才会合理安排答题进度。
第一步:先了解实际做每件事情所用的时间,并记录。
列表格:以下四项
事情 开始的时间 结束的时间 用时
第二步:让孩子自己预估花多少时间,然后和实际的时间对比,看误差大不大,慢慢让他对时间的掌控逐渐精准。
游戏:让孩子猜测时间,引导他通过估计时间来推测时间,同时让他把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
教孩子通过外部揭示时刻的事物来判断时间。比如周边的人变少了,太阳西下了……让他感觉该回家吃饭了。
3. 可以准备计时器——把注意力集中数值化
设定一段时间专心干一件事情。随着孩子注意力的变化而调整计时器的时间。
第一种是:随着年龄增大,完成同一件事情的熟练程度增高,速度加快,设定的时间要慢慢缩短。比如,做10道题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5分钟。
第二种:随着年龄增大,干同一件时候设定注意力专注的时间要加长。比如,弹15分钟钢琴,变到20分钟。
在时间的训练中,一定要选择不忙的时候,不要让孩子感受到时间压力,而生出对时间的讨厌感。在游戏,在无形中,训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