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喜马拉雅音频课的37节的中讲到刻意练习,成功等于简单的事重复做。无数的成功人士都是专注,重复地做一件事,需要按记忆曲线的规律进行。并说明后半句话更重要-----刻意练习。否则没有目的的重复也没有成长。
人的学习分类三个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我们在学习区重复学,在不熟悉的地方,经常在犯错的老地方,专注刻意练习,决定是否具有伟大水平。当然最好还有教练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更快进步。
反复听了几遍还是疑惑,怎样才算刻意练习,如何暂时没有导师教练又如何提升?正好这周在熊猫书院,刚好精读《刻意学习》这本书。终于解惑。真好,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精读内容大致分为5部份:
第一部份:强调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大脑会响应人们特定的行为。无论年纪大小,通过刻意练习来塑造大脑确实是可能的。为了避免过度锻炼,那样可能导致倦怠和低效,将挑战设置在舒适区外不太远的地方,使人跳一跳就能够到是最好的。通过长时间训练使某些部位得以发展,可能会付出代价,在另一些方面出现退化。训练一旦停止,因训练导致的生理和认知变化就开始消失。
第二部份:大师与常人的区别是心理表征的数量和质量。。心理表征可以看成特别的,可以迅速处理大量信息的心理结构,它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回路,创建更高效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反过来使他们发展出高超的技艺。时长是刻意练习的必要基础,但没有良好 指导和练习策略,再多的业余练习也达不到显著效果。
第三部份: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在开始时我们在导师的帮助下搭建样子并踏上去,上去后再搭建新的阶梯,当导师无法帮助我们时,我们已经学会搭建方法,并且能够自己搭建新的阶梯并踏上新的高度了。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动机。增强前行的理由。
第四部份: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以医生为例 ,强调持续反馈对医生技能提升的作用。在传递教育中传授的是知识 ,而刻意练习强调的是技能训练。我们应该明白,现在应该思考思考如何改进技能,而非如何积累知识 。在工作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找位导师得到反馈,保持专注投入。没有导师时怎么办(借鉴富兰克林培养写作技巧,找自已喜欢文章精读,等过一段时间忘得差不多了,尝试自己的方式重写一遍,写完之后与在原文进行对比提高遣词用句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逻辑和结构设计能力,他会把喜欢文章的每句话的线索记下来,打乱线索顺序,在忘得差不多时,自己重写,再与原文对比思考自己在文章思路,逻辑上的不足。刻意练习三点:专注,反馈,纠正。
第五部份:是否有天生才华:可能智商高在前期会进入状态更快,在大量的刻意练习后,在某些领域科学家中,发现智商与科研成果没有关系。基因如真起作用,影响人们对技能的学习,这种差异影响人们刻意练习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潜力,我们要做的是,为开发潜力而努力 。
看完这本书,自信大增。时间管理是我们提升效率的手段,找到自己优势所在才是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再通过刻意学习努力去实现梦想。现阶段的我们应该强调的技能训练,而不是只是学习知识 。书上知识不是让我们读读而已,是让我们付出行动来实现的。
梳理下我的梦想:3-5年成为汽车工业企业管理咨询师,并成为理财能手(理财利率跑过7%)。 学财务不会理财很丢脸啊!
需要分解目标(暂时列出一年)
一年内目标:1、公司问题分类(ERP系统管理问题,技术问题) ,针对不同分类的解决方案。找出规律性,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心态调整: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刻意练习。2、已考过证券从业资格,在2个月内考过基金从业资格,先从理论上了解,再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叶老师的课,英语,PPT,熊猫书院学习每周坚持1-5,不是记忆曲线吗?)。我迫切迫切需要一个好导师。3、为了提升元认知能力,争取每两周输出一篇短文,感想,心得,围绕自己的目标。
优秀的人比我还努力 ,我怎样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