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如果每个人能大概计算下,每天24小时当中,有多少时间是在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前度过的。你会发现,我们把更多时间分配到虚拟世界,慢慢在脱离实体空间。
我们越来越重视,并且极力维护自己在虚拟世界里的形象: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Facebook、Twitter、LinkedIn、豆瓣、知乎等。
套用李如一在他新的播客节目《一天世界》中开场的引语:
“对抗消费主义为导向的论述,强调对技术与艺术的敏锐感受力,以及精神与肉体上的强健。”
当大家把时间更多花在线上所谓的虚拟世界时,人们对线下的建筑、空间、活动和社区的感受力变得越来越弱。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人们再回到某些特定场景的线下空间时,会产生一种很奇怪的仪式感。
让我们罗列那些不自觉,而又奇怪的仪式感。当你进入一个线下实体空间时,你会想到哪两个关键词:
- 图书馆:安静、阅读。
- 咖啡馆:咖啡、谈事。
- 博物馆:观看、展品。
- 音乐厅:正装、欣赏。
- 路演/剧场:期待、惊喜。期待被产品/服务“Wow”的时刻。
- 学校/考场:考试、紧张。
还有哪些独立的实体空间,会带给你怎样不自觉的仪式感?欢迎评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