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云(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训练营讲师)
上一节课【延伸阅读:第九节|不洞悉对联的本质,写到一百岁你的水平还在原地】我们讲的是关于对联的本质问题,认为对联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基础上形成的张力性。重点讲了增强对联张力性的各种实操方法。其中讲到一个方法就是处理显与隐的关系,今天我们这节课也涉及到显与隐的关系,这就是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对上节课内容的深化。我们这节课的题目是:对联上下联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里有一个你可能没有听过的说法。下面是提纲:
〇、 前言
一、《声律启蒙》联句的启示
二、诗文里的互文
三、对联里的互文
好的。下面我们正式开讲。
一、《声律启蒙》联句的启示
在一篇文章【延伸阅读:《声律启蒙》里的两句话,竟然可以让人想到那么多】中,我讲过我读《声律启蒙》的感悟。读到“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停了下来,出神地想了一个早上。抄录如下:
菡萏长了多少?联句中说是半池。这个半字,是指池塘的一半,但我更喜欢理解成花开到一半。菡萏只长出了一半,还没有完全开满。它像自信淡定的少女,并不着急出阁,什么“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夏天落幕都还早得很呢,我且尽情地享受青春芳华吧。而荼蘼就等不及了,它是活泼好动的野孩子,哧溜哧溜攀援上竹架、木架或其他植物搭好的架子,千朵万朵,千层万层,把每个枝条都开满了花儿。不能责怪荼蘼性急,要知道,“开到荼蘼花事了”,它要匆匆赶上春天最后一趟末班车,像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句所说,“抓着遁逝的光芒”。半与一相对,让我感悟到:才到一半,总会有满的时候;已经满了,总会到一半的时候。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就这样,整个早上,一整天乃至此后连续多天,脑海里都是这两句。卧室,客厅,书房,办公室,仿佛都盛开着菡萏和荼蘼。衣袖,头发,嘴巴,眼睛,乃至每个毛孔,全身到处都是。未开的,半开的,全开的,茂盛的,凋零的,红的,白的,红里带白的,白里透红的,山野的,池塘的,月光下的,朝阳里的……这个冬日,因了菡萏和荼蘼,因了菡萏和荼蘼的身姿、颜色、芳香,阴郁的心情变得明媚起来,油腻的生活添了几分诗意、美好,空虚的生命多了几分充盈、厚重。
写完此文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这一联句,为什么我会产生那么多的感受和体悟?这些感受和体悟明显超过它的字面含义。比如,上联明明写的是“半池”,为什么我会同时想到一池,并产生“才到一半,总会有满的时候;已经满了,总会到一半的时候”的感悟?又如,下联明明写的是“白荼蘼”,为什么我会同时想到红荼蘼,乃至其他颜色的荼蘼?我初步思考的结果是:这源于汉字在对联这种两行文字中的奇妙组合。上联的“半”和下联的“一”并置、叠加,所以理解上联“半”的时候,同时也会受到下联“一”的干扰和影响;同样,理解下联“白”的时候,同时也会受到上联“红”的干扰和影响。不仅这两个数量和颜色更突出的关键性词语(诗里叫诗眼、联里叫联眼)之间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他更不突出、地位更低的词语之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本单独的、不相关的词语,一旦被并置、叠加在对联中的对应位置,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和散文等其他文体上下句之间词语组合产生意义的情形不同,对联中上下联之间的词语,一般都是两两相对而产生意义的。且这种两两相对的形态是被有意突出和强化的。一般来说,两两相对的词语之间在数量、颜色、长度、色调等方面反差越大,这种干扰和影响就越大,其所产生的张力也越大。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反对为优”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前面讲张力时就讲过,正与反是增强对联张力的一对重要关系。我们把原联称为母联,把从母联上新孕、脱出、分拆出来的对联称为子联。下面我们把母联和子联列出:
母联
半池红菡萏,
一架白荼蘼。
子联1
一池红菡萏,
半架白荼蘼。
子联2
半池白菡萏,
一架红荼蘼。
子联3
半架红菡萏,
一池白荼蘼。
子联4
半架白菡萏,
一池红荼蘼。
子联5
一架白菡萏,
半池红荼蘼。
以上5副子联,全都脱胎于母联,产生新的组合和意义。其中的子联3、4、5,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大通。荷花可以盆栽,用一架或半架描述还理解得通,但荼蘼不是长在水里的,怎么可以说是“一池”或“半池”呢?这正是对联(也包括诗)这种简短文体的妙处。全联十个字,没有一个动词。这样就给我们理解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相同的效果可以参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半池也好,一池也好,红荼蘼也好,白荼蘼也好,因为没有动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荼蘼花的花瓣飘落在水池里,也可以理解成荼蘼花的倒影映照在水池里,甚至可以理解成荼蘼花的香气流溢到水池里。甚至也可以误读为荼蘼花开在水池旁边。比如元末明初人郭钰《和周子深》有云:“荼蘼池上香沈水,杜宇烟中愁满林。”清人黄燮清《卜算子· 魏塘面城小憩》有云:“一架荼蘼尚未花,倒影池塘碧。”
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想到一种古诗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它就是互文。当然,我们这节课要讲到的互文,不仅仅是修辞手法的互文。
二、诗文里的互文
什么是互文?有不同的说法。作为修辞手法,互文在古代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叫做同义互文,一种叫做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简称互文见义。
什么是同义互文?根据李文祥先生在《“同义互文”简论》一文的定义,同义互文是指上下文中互相对应的字(词)不同而意义相同,可以互相训释的语言现象。它有多个异名,如互辞、变文、变化、变用、避复等。同义互文广泛存在于诗词散文中。如以下例子:
例1.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例2.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国。(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例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例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1句的随、逐,第2句的遗、赠,第3句的取、举、割、收,第4句的居、处,意思相同或相近,可以互训互解。
另一种互文叫互文见义。这是我们一般讲的互文。它也有很多异名,如互辞、互见、互言、互备,广泛出现在古诗文中。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云:“凡言‘互文’者,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还有一种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现)文。”就是说,上下两句(或三句及以上)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或三件事及以上),实则说的是一件事,上下文之间互相呼应、互相交错、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有两种表现特征:结构上的互省、语义上的互补。根据句子的不同,它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单句(也叫同句)互文、对句(也叫邻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也有分为当句(同句)互文和对句(邻句)互文两种。下面分别举例:
(一)单句互文。
即在同一个单句里出现的互文。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烟笼寒水月笼沙”都是。三句意思分别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主人和客人下马走到船上;烟月笼罩着寒冷的水和沙。
(二)对句互文。
即在相对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同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壮士,死、归组成互文,意思是,将军和壮士经历多年的多次战斗,有的战死了,有的回来了。又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是打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并进去坐坐床。
(三)排句互文。
是指三句或三句以上构成排比的互文。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东南西北各个集市购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各种装备。
(四)隔句互文。
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以上两种互文形式区别明显。同义互文,是指上下文中互相对应的两个(或三个及以上)字词的含义可以互相训释;互文见义,是指上下文中互相对应的两个(或三个及以上)字词的含义可以互相补足。不过,也有人将同义互文归入互文见义。
考察古人实践,这两种互文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地方。如以下2个例句:
例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前面讲过,居和处是同义互文。但这里也有互文见义。意思是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是”忧其民””忧其君”。
例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受任和奉命是同义互文。同时,这一句也是互文见义,意思是受任、奉命于败军、危难之际。
除了同义互文、互文见义这两种常见的形式,还有一种特殊的互文,叫做互体。这种互体,也有人不认同是互文,而是与互文见义的互文并列的修辞手法。【延伸阅读:简论互文互体的缘起与效用】
互体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原意是指上下两个卦体相互交错取象而成之新股卦。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互体是指上文的话里含有下文说出的词在内,下文的话里含有上文说出的词在内。最早可能见于罗大经的《鹤林玉露》:
杜少陵诗云:“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谓之互体。杨诚斋诗:“绿光风动麦,白碎日翻池”,亦然。上句风中有日,下句日中有风。
我们来看看杜甫的《狂夫》诗中的这两句。上下联分别写的是翠竹和红莲。上联写翠竹,明写了风,是在微风中的翠竹。但不仅仅写了风,也暗写了雨。娟娟净,意思就是翠竹经过雨水冲洗显得洁净可爱。下联写红莲,明写了雨,是在细雨中的红莲。但不仅仅写了雨,还暗写了风。冉冉香,就是写红莲在微风中送来冉冉的香气。杨万里的诗也是这样。上联“绿光风动麦”,明写了风,暗写了日(光);下联“白碎日翻池”明写了日,也暗写了风(翻)。
这种互体还可以在其他诗里找到。比如屈大均的绝句《白露》后两句:
蝶沾裙绣湿,花濯粉光明。
上联明写蝶,用“沾”字暗写花;下联明写花,用“粉”暗写蝶。
这种互体和互文见义的互文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在理解的难易方面。前者不知道它是互体,同样可以明白其句意。当然知道它是互体,理解起来可以领悟更丰富的内涵。后者如不知道它是互文,可能就很难解释它的意思。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同样是自然景物,为什么明月和边关分属于不同的朝代?如果用互文来解释就豁然开朗。
三、对联里的互文
互文(这里仅指互文见义的互文)和互体有什么作用?喻述君《简论互文互体的缘起与效用》一文认为有两种作用:一是省却重复,互文见义;二是前后串联,互文精辟。总之就是使得语言变得简洁精炼,意思变得丰富深厚。用我们上一节课的话来讲就是可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当然互文的作用不仅仅在此,还有迁就格律、体现对称、增强气势等。但言简义丰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作用。这些作用,对于形制短小却又需要达到张力最大化的对联来说尤其重要。按理来说,互文在对联中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可奇怪的是,不仅不见古人论述,而且似乎也没有引起当今联界足够的重视。我想查阅既有的研究成果几乎一无所获。在我备课的时候刚好见到一篇文章,是朱庆文先生的《楹联互文修辞初探》。这促使我从更高的层面深入思考对联中的互文。这样也好,既然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我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有不严谨的地方也可以得到宽容。
首先,我们要对互文这个概念重新梳理、重新定义,尽管定义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理论界和教育界(主要是古代文学和语文教学领域)对互文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得到统一。既然这样,我想做一个和事佬。我们讲的是对联,所以我想暂且在对联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大互文的概念。这个大互文的概念,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作为修辞手法的互文,一是作为文体属类的互文。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
特别提示:本文为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训练营第1期教学内容。【延伸阅读:第一节 用13年写征联的经验和教训,换你直走正路、少走弯路】如需要阅读全文,请付费。如加入课程和训练营学习,请添加曾老师微信13576651312,可以得到更多资料。
新课程共有12节,作为训练营的核心课程。目录如下(标题和顺序以正式推出为准):
第三节 对联写作入门的“潜规则”,你写的每副联都是这么“潜”过来的
第四节 “搜”用终生、“韵”用自如的对联神器,原来可以这样用
第五节 困扰、争论多年的对联平仄问题,这里一句话就总结清楚了
第六节 还在用词性和结构衡量对联的对仗吗?再不走出误区就晚了
第十节 对联上下联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里有一个你可能没听过的说法
第十一节 对联上下联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里有一个你可能没听过的说法
第十二节 如果学联者人手一份《对联话》和《楚望楼联语》,还会出现那么多“锦绣”对“辉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