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容易崩溃。放暑假回家有两周了,今天又和妈妈吵架了。就好像孩子和父母永远都有吵不完的架,至少在我的家庭里是这样。我家有三个孩子,我和我姐姐两个女孩,此外还有个弟弟。妈妈今年51了,弟弟才小学三年级,家里在农村,爸爸外出务工,妈妈三级残疾,在家里卖菜,家庭的负担非常大。记得我中考那年,我妈说:只要我能考到市一中去,就去陪读。可是那时我弟弟还在上幼儿园,我知道那只是一句玩笑话,可是心里总会莫名的期待。高一我是住校的,但后来班级里住宿舍的同学都准备父母来陪读了,宿舍里没有充电口,插不了台风,冬天又经常没有热水,晚上11点就熄灯了,学校作业很多也很难,根本写不完,于是后来就搬到学校外租房子了。后来高三了,我妈妈又提到了陪读的事,问我要不要她陪读,我知道她也很辛苦,想要在家里多少赚一些生活费,再说了,弟弟也没人带,根本不现实,我就说:不用了,我一个人也可以。高三压力很大,每天晚上放学,门口都是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看着他们说笑和睦的样子,真的很羡慕,也常常哭着回到出租屋。现在回想起高中的生活,充斥在脑海里的是那破旧的出租屋里永远也除不尽的蟑螂,从四月份直到十月份便是我的噩梦,书桌上、地上、冰箱上、厨房的碗里,锅盖上......到处都能看到蟑螂,真的很怕很怕,最后只敢躲在那个小帐子里;是那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是怎么看都看不懂的数学题和物理题;是班级活动时同学们事不关己的冷漠疏离和争吵;是周六一天三顿的面条;是房东的各方面的刁难和眼色;是一次次一个人崩溃到哭着找闺蜜聊到凌晨......这些话我从来没和我母亲说过。
昨晚和我母亲聊天时偶然聊到以前,我说:“高中的真的很羡慕其他同学都有家人陪读。”她只说了一句:“那是你太爱慕虚荣了。”我大脑一片空白,眼泪瞬间溢满眼眶,没有反驳,说了一句:“没错,是我爱慕虚荣”,转身回自己房间了。
之前高中时,班级里有同学抑郁症休学了,前几年还有抑郁自杀跳楼的,曾我母亲说起过,她当时给出的评价是:“这个小孩也太没用了吧!”我很疑惑:这难道都是孩子的错?再三追问我还是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最近才隐约明白。
我问她:“生小孩有什么好处吗?”
她说:“生小孩是一种投资,从前你爸一个月工资两三百,存下来现在也不值钱了,以后我们老了,你们工资几千上万,每个月给我们点,不是很划算吗?”
“那为什么要生三个孩子啊,这么累,一定要生个男孩吗?当时你查过性别吗?”
“三个孩子多好,以后老了不会孤单,你们有空了,回来看看我们”
“别人家都有男孩,我也想要啊”
“查过性别了”
我苦笑,如果当年我母亲怀我的时候也查一下,现在应该就没有我了。我理解的我母亲的观念:生孩子是为了防老,半路死掉了的就是“没用的”。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清楚了,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重男轻女”,“母凭子贵”,“养女无用,终会是别人家的人”,这样的观点根深蒂固。作为一个女性,我常常感到悲哀,我的母亲以及家庭的女性长辈们,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却认同生不出男孩的女性活该被打被骂,在婆家就该永远抬不起头;认为女孩就必须贤良淑德,包揽家务......
我总觉得,“家”即是温暖的港湾,又是令人窒息的坟墓。你永远不可能吵赢父母,不论他们是否“做错了”。因为他们会说:
我们每天这么辛苦,这么累,不就是让你学个习,还好意思说累?!别人怎么不累?
我做这么多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
我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凭什么?就凭我是你爹!就凭你用的穿的都是我的!
算了,不吵了吧,吵了这么多年,我永远也吵不赢的,因为她是我妈!
可既然我这么让你讨厌,当初又为何要生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