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属于什么类型的班主任呢?是“班官儿”型班主任,还是“班妈”型班主任? 相信很多班主任都是这两种班主任的结合体吧,是的,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有很多都是“班官儿”型班主任和“班妈”型把班主任。
记得我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我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我对她们无限民主,自由释放他们的天性,为此,我还没少跟当时的校长唱反调,闹别扭,我说我看不惯他把学生逼的像只会学习的机器人,我认为学生就应该是天真活泼,充满童真童趣的,下课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而不是只能上个厕所而已,不到上课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活动而不是一味的写作业上自习,我对我们班的学生十分偏袒,十分爱护,我永远忘不了第一节上课我让学生毛遂自荐当班委的那一堂课,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神情十分紧张,就好像美国大选似的,孩子们也特别认真,最后我们定下班委,试用期一个月,孩子们都特别兴奋,我看到他们眼里的光,是炙热的,是明亮的,从此以后他们都特别信任我,喜欢我,一下课都围在我身边,俨然我成了他们最值得信赖和敬爱的人。
也许是我对他们太宽松了,学期末的全镇评比中我们得了第三名,校长特别生气,说我们学校只要第一,不要第三,看到其他学科勇夺第一,我不禁十分惭愧,也反思了许多,也许孩子们在更严厉的制度下会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吧,下学期,我慢慢严肃了起来,我不再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利用了起来,我给学生开始布置更多的作业,如果完不成我还对学生进行惩罚,慢慢的,我变成了学生眼中和别的老师一样的老师,我和学生渐渐疏远了,他们尊敬我,怕我,不再和我无话不谈,甚至,大老远看见我,就躲开了……
可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班的成绩竟然又在全镇得了第一,我手握奖牌,不知道是喜是忧,我在想,别人眼里严慈有爱的班主任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程度呢?为什么我总是拿捏不好这个分寸?我要做宽严结合的班主任,我要做用灵魂去影响孩子的班主任,我要做真正的教育者,而不是只为提成绩的功利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书,我知道我还要学习的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