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休息时,大家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地碎碎念。说得最多的总是孩子教育问题。
静燕的儿子去年考上市里重点高中,大家都羡慕不已,感叹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自己家里的都是神兽。
我们常常在一起分析,孩子刚出生时感谢老天赐来爱的礼物,盼望着这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成龙成凤,金光闪闪地照耀家族。
等孩子七、八岁了,不是给他三天两头生病受累,就是每天为他在学校的表现揪心不已。
再到十五、六岁光景,孩学会了发脾气,顶嘴,出生牛犊一样拧着劲闹。父母和孩子间每天在家斗智斗勇,彼时早忘了出生的喜悦和期望:小祖宗你不来气父母就谢天谢地了!
静燕说儿子从上小学开始,每天一回家总是先把作业做完,即便遇上周末他也会在周五晚上把作业先做完。
有时候静燕和儿子说,周六周日有两天的时间,不用急着周五做完。儿子不认同她的建议,就算周五做不完的作业,周六一早继续做作业,直到做完。
有一个周六上午儿子做试卷从起床一直做到上午十一点。静燕削好水果送进去,想让儿子休息一会,进去时儿子还在做试卷,他有些生气老妈来打扰他。
静燕说到儿子从小到大学习都不用她管,她更像是儿子的保姆,每天给他做好饭菜,照顾好他的日常生活。
无论父母要不要管孩子的教育,自律的孩子和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关系不大。
父母有能力,把自己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有好的起点和保护。
父母没能力,你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连自己都拯救不了,更不能传递给孩子。要不要教育他完全不重要。这样的父母不传递教育能力,无为而治,朴实一些,让孩子吃得饱,睡得暖,多些鼓励和陪伴,效果反而更好。
所以无论如何,教育孩子,我们要学会放下,没什么可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