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不知咋的,忽然想起四十年前元宵节那次“偷青”事儿。
那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呐,日子过得紧巴巴,物资匮乏得很。就盼着过年过节,为啥呢?不为别的,再穷的人家,过年总能吃上顿饱饭。那顿饭可丰盛了,有攒了好几个月甚至一整年的肉,还有各类蔬菜瓜果、鲜鱼干货、腌菜咸菜,都是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稀罕物。
在咱农村,过年是以正月十五为界的,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过完,所以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丝毫不输春节。在我们家乡,元宵节还有个心照不宣的习俗——“偷青”。啥意思呢?就是正月十五这天,大伙能去别人家的田地里,随意摘些蔬菜瓜果,这一天的“偷”不算偷,没人会责怪。
我记得,自己还参与过一回呢。那天晚上,月亮又圆又亮,虽说南国的冬天不算特别冷,可夜里的北风还是凉飕飕的。去“偷青”的大多是年轻姑娘,我好像从没见过大老爷们掺和。为了这天,我和隔壁的发小们早就准备好了,人手一个大大的尼龙袋,就盼着能把地里的蔬菜瓜果全搬回家。
天一擦黑,几个小伙伴就浩浩荡荡出发了,那架势,就像出征的将士,各家的家长还出门送我们呢。我们先路过李奶奶家的菜地,之前明明种满了萝卜和荷兰豆,可这会儿却空荡荡的,啥都没剩下。接着又跑到村里光棍老朱的自留地,之前踩过点,知道他种了一大片辣椒。可到那儿一看,辣椒树还在,辣椒却一个都没了!我们在地里乱转,这棵摸摸,那棵捏捏,活像一群无头苍蝇。
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这群“偷青”的忙乎了半天,却啥也没捞着,只能晃着空空的尼龙袋,一路打打闹闹地回家了。
当时,我问母亲为啥我们啥都偷不着,地里连个菜叶子都没有。母亲笑着说:“别人又不傻。”
也不知从啥时候起,这个习俗就悄没声儿地没了,再没人提起。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知道还有过这么个事儿。
多年后我回老家,又和母亲聊起这事。母亲笑得合不拢嘴,说:“那时候大家都吃不饱,饿啊。过年嘛,家里哪怕有点存货,也都相互通融通融,积德行善。现在日子好了,啥都不缺,白送都没人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