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浩
抖音,作为中国最热门的短视频APP,在中国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并且能虏获老中青少各年龄段人群的芳心,还真是牛X。
随着抖音的走红,现在更是有走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全世界的势头。
就是这样一个火的一塌糊涂的APP,为什么会被国内教育专家称为中国当代少见儿童的新型“毒品”,甚至在印尼直接遭到封杀
短短一个月内,印方就收到了2853封投诉抖音的信件;在网站change.org上,关于请求封掉抖音的请愿就获得12.5万人的支持。(不是中国请求关闭,是印方)
而在国内,也有不少不知世事的孩子盲目跟风,为了“博眼球”做出了一系列令大家匪夷所思的事。
事件一:什么是真正的“毁三观”
温某,凭借清纯的长相和在地下车库蹦迪的视频就迅速火了起来,不需要专业的舞蹈基础,无需要高大上的舞台,就这样,一下成了“网红”。
成为了众多宅男心里的“神仙”姐姐。“人怕出名猪怕壮”,红人是非多啊!随后温某被爆出傍大款、整容……未成年蹦迪等这些不良嗜好,她都做。
正所谓的,黑衣服上有个污点,大家要么看不见,要么忽略不计;但是白衣服上有了污点,那大家真可谓是一目了然啊!
就这样,温某被抖音严严实实的封杀了。
那这件事就这样过了吗?没有。
她被封杀以后,仍然有很多小孩子以她为榜样,认为她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多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不但把自己整的更好看,还不用上学。
这可是很多小孩子梦寐以求的啊。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都想着不用干活钱就可以大把大把的来,可以过舒坦的日子,但这是不可能的。
大人懂这个道理,可是小孩子不懂啊。所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走捷径的人是他们的榜样。
作为刚接触社会的孩子,正是建立自己世界观的时候,接触这些东西多了,我觉得还是不太好吧!
事件二:孩子直播母亲洗澡
在前不久,一位小女孩对着手机,用抖音在录制自己刚学会的新歌,并随歌起舞。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能歌善舞,聪明活泼的小女孩。
然而,她并不知道的是,身后妈妈洗澡的全部过程也被无意中录了下来。
我滴神啊,这还了得。
果不其然,视频上传后,仅在手机百度上,播放量近百万次;这巨大的传播量给当事人带来了身心俱毁的伤害。
如果说这是偶然的话,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一例。
事件三:母亲去世了,9岁的孩子还在刷抖音。
视频里,小女孩边哭边说,妈妈车祸受伤严重,送到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了。
有人说,这只是一个孩子,她就是因为太悲伤了,没人陪,所以才在网上这么说,希望得到大家的安慰、鼓励。
这样隔着屏幕,真的可以安慰吗?
如果这还是个孩子,不懂得什么孝道之类的大道理,曾经也有成人直播自己亲属的葬礼。
天呐,这是怎么一回事,死者为大,不管是这个孩子,还是成人,这个时候还能来刷抖音。也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这样做真的好吗?
☞沉思一会 : 成年人刷抖音,那是因为上班之余“空虚、寂寞、冷”,那为什么少年儿童也喜欢刷抖音呢?
【1】
少年儿童,对什么都很好奇,而抖音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个电子望远镜,通过它,就可以发现新世界一样。
其次,抖音上有很多“炫酷”的东西:游戏、动漫、小宠物、零食广告等;还有很多他们平常接触不到的东西:软色情、穿着暴露的小姐姐、吞云吐雾的小哥哥......
这些都是他们在书本,在学校,在家里接触不到的,就像是洋快餐,好吃,但是没有营养。
【2】
虚荣心在作怪,盲目攀比,平时在学校,家里,私底下几个同学就会互相攀比又增加了多少粉丝,又多了多少个赞。
谁谁谁唱了一首歪歌(胡乱改编歌词)获得多少关注,谁谁谁,做了一件什么离奇的事,又涨了多少粉。
在这样的观念下,抖音就这样在中国少年儿童中蔓延开来。
☞抖音对少年儿童还有那些危害
1.静不下心来看书学习了,每天忙着怎么涨粉,我哪还有心思读书学习啊!
2.以后,老师、父母,再教育要好好读书,学习时,孩子或许会说:“读什么书啊,读半天书还是像你们一样整日为了三餐发愁啊?抖音刷好了,一天可以抵你们几天的收入了。”
于是,在千百万家庭里,又多了一个叛逆的孩子,多了一个暗然落泪的母亲。
3.时间都去哪了,全部被抖音刷没了,眼睛度数怎么越来越高了。
☞那作为家长,发现孩子刷抖音上瘾了怎么办呢?
1. 要言传身教,要求孩子不玩,自己也要先做到,不能一面不准孩子玩,自己去刷的不亦乐乎。
2.不要一刀切,给孩子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规定看手机的时间,慢慢降低看抖音的频率,最后戒掉抖音瘾。
3. 多陪孩子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例如,一家人去户外走走,看看,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或者约着几家人一起野餐,出游,孩子有了玩伴,大人也不累。
4.培养孩子的兴趣:如阅读、画画、听听音乐,或者做手工,教孩子做家务,做美食都可以。找到了兴趣,就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了。
那抖音真的那么糟糕吗?也不是啊,能做到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人都喜欢的一款APP,还真是不容易。
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只是不管是什么东西,有利就有弊,看是什么人用,怎么来用罢了。
也不是让抖音来当孩子学习不好,习惯不好的背锅侠,其实孩子网的孩子,今天不沉迷网络,将来也会因为某一样东西沉迷。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多糟糕,往往会对什么东西上瘾的孩子,都是因为内心空虚,现实生活并不快乐,得不到足够的关注。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在生活中多关注孩子,明白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把孩子忽视到去网络,游戏里找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