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春节已过,正月里大家互相串门拜年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免不了要大排酒宴。很多人都喝得五迷三醉,回到家中上吐下泻,躺在沙发上翻白眼说醉话,惹得家中老小厌恶嫌弃。也有那酒品好的,既不失态也不脸红,回到家中行动自如,可是第二天却头疼欲裂。
很多能喝的男性朋友大多爱吹嘘自己能喝爱喝,一顿能喝啤酒一箱,白酒一斤,红酒两瓶的不在少数,听那意思是喝酒对他们是种享受。实际情况是谁喝谁遭罪,酒桌上拿捏得再好,出了门回到家中,该吐得吐,该宿醉的宿醉,谁会拿出来和你说。所以不要羡慕那些能喝酒的人,他们是人前一套淡定,人后一套遭罪。
有人年轻的时候能喝,过了三十岁学乖了。正月里叫喝酒就带媳妇去,借着媳妇不让多喝的来逃酒,这一招比较管用。除了极个别比较楞傻的酒友出口奚落,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多嘴多舌,因此也不过分劝酒。还有些人实在喝不动白酒了就开始耍赖,借喝白开水或者雪碧漱口的机会,将白酒偷偷吐入杯中。这招其实不太管用,因为不能吐太多,否则味道太冲会被人家发现。还有更不讲究的人直接将酒水偷偷洒在地板上,这就可怜了请客那家的主人,好好的木地板被酒水泡了,就算没渗透进去,家里好几天都有一股子酒臭味。
按说喝到这个程度,客人不爱喝了,主家还有陪酒的人该打住了吧。一般来说,知情达理的人都会放过酒醉的人,让他们歇了。可是有些地方酒风就是不许告饶也不许替别人告饶,因此每逢喝酒必定有人借口上厕所提前逃场而去,剩下的人为了面子硬撑着坚持到最后,也是步履蹒跚地回家去。
在劝酒这方面我很佩服江浙地区的人,之前出差的时候曾到过上述地区,当地的客商会请我们去参加他们当地的酒局。不同于山东等地的酒桌规矩,主人不会要求来客们一杯白酒(或者其他酒水)要分几口喝完。相反的,他们会劝客人随意并且频频举杯敬酒,有共同举杯也有分别敬酒。观察到最后你会发现很多人其实喝得一点都不少,但却因为喝酒氛围比较自由而没有闹出醉酒吐酒的丢脸行为,这样既能达到宾主相敬的目的也避免了过度醉酒带来的健康隐患。
因此在这里奉劝各位朋友,春节期间宴饮不可无度,能喝的就喝点,不能喝的最好别喝。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欢聚一堂,聊聊家常,不是为了比拼酒量。能喝的千万不要为了显摆自己的海量而劝酒,对方喝酒出了事儿全桌人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尤其是能喝能劝的那位,责任最大。酒量浅的人更不要逞能,不能喝酒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百分之五十的亚洲人都缺乏分解酒精的基因,你又不是少数。人生在世,活得是一个自在,不要在意酒量大小这些虚面子,你再怎么应酬在酒量更大的人眼里都是个笑话,勘破这一点能让你少受很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