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知道我最近在跑步,就嚷嚷着给我推荐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说是能让跑步得到升华。听他可劲的推荐,我就有点跃跃欲试。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有我想要的东西,即可下单付款,第二天就到手了。
翻开这本书,看到这些零零散散的文字,更加印证了我起初的猜想。
一
村上春树说“我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所以每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有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对身体和精神都有重要意义。
跑步时,只要凝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宝贵时刻!
回想自己的忙碌生活。每每想要认真思考,都无法做到真正的沉心静气,想着"算了吧,难得有点空闲时间,不如放松一下"。然而,时间不等人,毕业后的三年里,忙忙碌碌、碌碌无为。起初的一点点豪言壮语,也被现实摧残到支离破碎。每每思考路在何方时,又会被手机、电脑、沙发、床等舒适器物吞噬,乐不思己!
跟大多数初学者一样,我在最开始跑步时,因为不熟悉节奏而过快地消耗掉了体力,总想着放弃。但当我跑了一阵子后,我开始意识到筋疲力尽时的坚持会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开始掌握跑步的节奏,呼吸变得均匀,整个人的重心慢慢从身体移到大脑,此刻的我,开始审视自己!这大概就是村上所说的"独处"时刻。
周身霓虹灿烂,脚下跑道平直,不断擦肩而过的行人,还有从耳机里传来的<理想后花园>乐队的歌曲都充满了能量,我开始昂头卯劲,健步如飞。跑步简直就是负能量的过滤器,我不再抱怨不公,开始思考对策,我可以做得更好!
二
把《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当成是村上的自传并不为过。跑步和写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条轨迹。在经历了年轻时的贫困艰难后,他迎来了三十岁,这个不能再成为年轻人的年纪。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村上开始写作小说,幸运地是,他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很快成为芥川奖夺冠热门,由此他抓住了那一丝念想,最终走上了写作之路。
在村上眼里,跑步和写作有着同样的共性。
首先,长跑无关成绩,选手在跑完全程时体会到的自豪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和写作一样,无所谓销量,得奖或是读者评论,真正重要的是写出的文字能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
由此,我意识到在长期的长跑中,我的的确确超越了昨天的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什么必须要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诚然,当我持之以恒时,我的身体和精神也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此一来,我慢慢度过了最艰难的2017年。
我长跑的场所离居所不远,学校不大,进大门直直穿过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尽头的就是一大片运动场,这片场地要比学校其他地方低个三四米,拾级而下才能到达场地,每当我占据高处,俯瞰整个运动场时,总有种运动员闪亮登场的仪式感萦绕不去。
当我在跟别人偶有提及我的长跑习惯时,大部分的人会发出“哇,你竟然跑步,真棒”之类的褒奖,他们认为我之所以热衷于跑步,是因为热爱本身、意志力强。但于我而言,决心跑步的原因简单而粗暴:
首先,我不想待在我那可怜的出租屋里,那里没有下脚的地方,在那里,只有满足我身体必要休息的床铺,剩下的都是“懒惰者的表演时刻”,躺尸、刷手机、发呆、实在饿不动了就往微信群里扔个好友拼饭链接......
其次,每次照镜子时看到自己每况日下的小身板,终究不忍堕落。纵然生活惨不忍睹,说到底还是不想放弃自己。要爱惜自己,不忍皮囊丑陋。就像村上书面说的“肌肉难长,易消。赘肉易长,难消”。这令人生厌的事实,但事实终究是事实。
最后,我个人在身体上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如果出题让我在“读一本书后完成读后感”和“即刻去跑10公里”间进行选择,我宁愿选择后者,至少我不会觉得那么痛苦。
如此一来,我把跑步养成一个习惯,坚持了今天!
三
村上在书中说,对于小说家来说重要的资质有三:才华、集中力和耐力。
纵然才华可遇不可求,但是,集中力和耐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习得。所以,每天不间断地必要写作,完成过程中集聚意识,将这些信息不断传递给身体系统,让它牢牢记住,再悄悄移动刻度,一点点将阈值提升。刺激,持续,再刺激,持续,整个过程需要耐心,不过努力后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急于求成。我们再难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更别说拥有绝不间断的耐力了。懊悔地盯着自己的to do list,总会有一番自责。如果你也深有同感,何不尝试一下跑步,想一想,是否应该做出改变了呢?
四
我们跑步不是为了长命百岁,只是想在有生之年活得完美。
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过活,不如目的明确且生气勃勃地活。
在有限的个体轨迹中,让自己更为有效的燃烧,这便是跑步的本质,也可能是活着的本质。
这本书中不乏诸多类似的人生隐喻,至少我从中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坚持,勤于跑步,善待自己。
其实我们大多不缺乏理想,只是少了一双跑鞋和系紧鞋带的行动和坚持。
书薄慢品,人生无常,勿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