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读《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第一章

开始读这本书和相关的资料后,才知道《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手册》这本书的地位。这本书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四本著作之一。在这本修订版中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分类。在知识维度,知识被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性知识四种类型。在认知维度,认知过程由低级到高级被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种水平。修订版中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是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成果,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第一章 绪论

”我们想要学生习得的东西作为我们的教学结果,就是我们的目标“

一、需要分类学(存在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大量的目标,需要一个有组织的框架来提高准确性,促进理解。分类学是一种特殊的框架。

在分类学中,要把目标进行分类。目标的陈述句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描述期望学生掌握或建构的知识。

读完,我忽然明白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目标阐述方式的理论出处了。对以后鉴别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学目标阐释以及写出一个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我们逐步增加的理解

(一)分类表、目标和教学时间

分类表框架虽然不能直接告诉教师什么是值得教的,但是可以帮助教师把标准转化为共同的语言,以便与他们个人希望达成的目标相比较,通过呈现多种可能行的考虑,分类学可以为指导课程建议提供某种观点。

初读时,只是读懂表面的文字。但是读到后面时,渐渐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

(二)分类表和教学

类目和分类表形成了概念性知识的基础。当教学受到分析概念性知识这一目标指导时,不管其具体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期望教学目标是:

1.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类目和分类上;

2. 运用正例和反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类目;

3. 帮助学生看到大的分类系统下的具体类目;

4. 强调在大的系统背景下不同类目的相关和重要的差异。

文段后又温馨提醒:1. 不同类型的目标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不同的学习活动、不同的课程材料和不同的教师与学生角色;2. 不管学科或课题有何不同,相似的目标类型可能要求相似的教学方法。

(三)分类表与评估

目标的不同类型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

(四)一致性概念

一致性指的是目标、教学和评估之间的对应程度。一致性的程度是通过比较目标与评估、目标与教学、教学与评估来决定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