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所以迷人,在于它的的确确是一本奇书,不仅仅讲述贾府中各人的命运遭遇,也有映射当时的朝廷社会,更包含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哲学思想。
其中贾府四位姑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就分别对应了儒家、道家、法家、释家
以探春为例,她代表的就是法家。
法家主张什么呢,以法治国、权力至上、变革创新、实用主义、重视人才等,一向奉法,术,势为至尊。
回到探春个人,她是赵姨娘所生,庶出,她倾向辅佐王夫人,因为自贾母以下,荣国府的权力和势力基本都集中在王夫人这里。
法家仇视贫民,韩非子说过:“贫穷者,非侈则堕也。”穷人为什么穷呢?因为他们不好好劳动,不是懒汉就是二流子,所以绝不能救济他们,越救济他们越懒。而探春一向是亲近宝玉,反感自己的亲兄弟贾环,认为这家伙是脑袋上长疮,脚底板流脓-坏透气了。宝玉贾环确有霄壤之别,宝玉的修养大多来自亲姐姐元春在家时的教导,探春作为贾环的亲姐姐,一贯的严苛强势,让贾环一想起三姐姐来就害怕。
法家讲“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探春在处理事务也是依此办理。
第五十五回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赵姨娘的仆人本想要赏银四十两,探春并不看亲舅舅的面子,依旧例只赏二十两发丧,气的赵姨娘来一通吵闹。
第六十回因为芳官给茉莉粉哄贾环说是蔷薇硝,赵姨娘替儿子出头,与芳官,蕊官藕官打架,探春也是毫不偏袒,就理说事。
法家认为君主是国家的主体,认为国家的存在是为君主服务的。
而在荣国府,探春奉的君便是王夫人,在大观园则是奉薛宝钗为君,第三十七回,探春秋爽斋结海棠诗社,探春为黛玉起的别号为潇湘妃子,李纨想封薛宝钗为‘蘅芜君’,探春赶紧接口“这个封号极好。”此后每逢开诗社,钗黛二人难分高下,探春基本都赞宝钗,甚至李纨、湘云也如此,只宝玉始终认得黛玉的最好。
探春知礼明事,机智敏锐敢于变革。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将大观园事项派准专人料理,连李纨也评价道“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凤姐虽然也颇有理事的手段,但对比探春的一心为公,凤姐多是为自己捞钱争脸面,贪权,贪财,且贪色。
历史上法家还鼓励亲人之间相互揭发,提倡赤裸裸的功利主义文化。曹公写红楼梦本着将‘真事隐’以‘假语存’的主旨,所以并没有把探春对待赵姨娘的清醒写的过于直白,以柔和朦胧的笔法来表达。
最后看探春的命运结局,她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配图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探春在诗社自号“蕉下客”,似乎是曹公巧用"蕉叶覆鹿"的典故,映射其如王昭君一样的遭遇。历来都说高鹗之续不可取,探春远嫁和番,流落海外是可以肯定的,而且是清明出嫁送行,在中国,不论南方北方,清明时节都不算是吉日,探春的悲惨结局由此隐隐可见。
历史上典型的法家代表人物也大多没有善终的,甚至是自食恶果。
战国初期改革家吴起通过杀妻求将,化成权力野兽。精明至极,算计猛狠,成功迅速,权倾朝野。在楚国变法虽然风光一时,但是支持他的楚悼王去世后,在楚悼王的葬礼上,楚国贵族号令士兵将他乱箭射死,连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
同为卫国人的商鞅手腕铁硬,最后成了众矢之的。复仇者杀掉了商鞅全家,包括他的老母亲。他本人被追得走投无路,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却说:“商鞅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最后被捉住,车裂而死。
韩非子警告秦王,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是阴险、自私而贪婪的。秦王吸纳这种思想,怀疑韩非子是韩国奸细,把他投入监狱,后来他被李斯赐毒自尽。
法家思想如今已上不了台面,但因为其实用性,依然有不少人暗地里钻研。探春的判词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第三位,仅次于钗黛和元春,部分红学家认为这个排名是依据与宝玉的亲疏程度来安排的,大家又如何看呢,如何评价这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的三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