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上初一,兴奋不已,除了学习,就是调皮。
唐太训老师并不是我的班主任,也不是我的任课老师,但是我要借诸城信息港这块宝地“师恩难忘”的东风,写写这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初次见到高高瘦瘦黝黑皮肤的唐老师是在学校的台球桌旁,他的台球技艺在全校师生中是最棒的。每当他在课余的赛事中连连夺冠,技压群雄之时,我打心眼里佩服他,崇拜他。唐老师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人,外表与其说严肃,不如说冷峻,他留着与鲁迅先生一模一样的胡须,修剪得很是有形,板板正正的在上嘴唇上诉说着为师者的尊严与高贵。
那是一九八六年,我们农村初中生大都住校学习,所以有了更多接触唐老师的机会。尤其是后来俺知道他就是我的铁哥们李翊君的班主任,更有想进一步了解唐老师的愿望了。李翊君是我的一个发小,也就是光着屁股一块长大的邻居,他高我一级,正好是唐太训老师的得意门生。当时他有位同学,个子矮脑子却好使,家里条件也优越,两人的成绩不相上下,第一名的宝座由他俩轮流坐庄,很是羡慕,也令人妒忌不已。
不知为什么,唐老师更偏爱李翊兄一些,并预言这小子必成大器,在校长在场的情况下,夸下海口多次,并拍着自己并不健壮的胸脯情绪激动地打赌,我远远的看着,想起三个字:护犊子。并私下里认为他有点吹牛之嫌,初二到实现出人头地,得多少年,其间谁知道有无变故,仲永当年还不是盛名之下伤着了,沦为普通人,所以文章题为《伤仲永》呢,呵呵。
别看唐老师外表长相令人敬畏,可是有头脑的人哩。他知道李翊君的父亲是一位资深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校长,枟山小学离枟山中学也就三五里路,于是,唐老师两头联络,很快由咱们赵校长出面邀请,李翊君父亲爽快答应促成的一次面向全校师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正式在枟中举行,李校长结合教育李翊君(小学一直是老师兼家长)的体会,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分析了李翊君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的经验,严爱结合,入情入理,并分享了作为痴心教育总结出来的教研成果。他的发言,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当时赢得了全校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此时,最高兴的是唐太训老师,他促成的这次旨在让全校学生掌握优等生学习方法,学会怎样与家长老师相处,克服叛逆顺利度过青春期的讲座取得了空前成功。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了,李翊君如唐老师所言,获得了国防科大的博士学位,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兑现了他当年班主任唐太训老师夸下的海口,也完成望子成龙的父亲的夙愿。而当初与李翊并驾齐驱的某同学后来不注意品行修养,学业半途而废,也让唐老师在玩笑中不幸言中了。
也就在那年期中考试的关口吧,据说唐老师上课时额头上老渗出豆大的汗珠,面如土色,此后腊黄的脸日趋消瘦,仍坚持讲课,怕耽误同学们的复习。此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唐老师便被一种叫癌的病魔夺去了年仅三十岁的生命。
当年唐老师教的班级不少学生在他敬业严学的感召下考上了重点中学而后重点大学,创造了乡村学校并不多见的尖子班现象。事隔多年,唐老师从容淡定运杆,左冲右突连续进球的打桌球的身影,不时浮现在一个未曾亲聆教诲的我的眼前,相信,每到教师节前夕,受过他恩惠和关怀的学生会更加缅怀自己的恩师,并力创佳绩告慰唐太训老师。
关于老师,想说的太多,关于老师的故事,感动自己的不少。唐太训老师是真实的,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极富教师魅力的人,他的英年早逝,让学生们为他的积劳成疾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遗憾终身。
逝者已矣,痛定思痛,唯愿天堂也有三尺讲台,让唐老师手执教鞭,重拾为师诲人不倦的快乐!
社会需要好学校,学校需要好老师,一个学生,一个梦想。唐老师若还健在,其带病坚持教书育人的事迹整理上报后,我想完全可以成为最美乡村教师的候选人,成为感动家乡的人物之一。不由回想起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自己是含泪看完的,一些感人的镜头,如小女老师为了找自己的一个学生满大街贴自己写的寻人启事等细节,催人泪下。银幕里一个民办老师的故事,也是如此感人!
教师节,是表彰优秀教师的好契机,可大家总是过多的关注了优秀教师,科研成果多,升学率高的学校,而偏远山区的中小学老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个人困难以及健康状况,更需要组织更多的关怀!当桃李满天下,荣誉,鲜花和掌声应该属于师恩浩荡的整个教师群体!
但愿,以后社会尊师重教的风尚更普及,不是教师节的那一天才表彰一下,纪念一回,我们才想起老师,却忘了像唐老师这些一辈子默默无闻奉献在三尺讲台的可敬的一线老师们。
2013-8-26 于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