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若武 (摘改《老城.吉安》的《寂寞天后宫》)
清朝光绪初年的吉安城区图,星罗棋布宗教文化活动的场所,坛、观、寺、庙、庵、堂、宫,足有四十余处,可谓释、道、儒三教鼎盛,如今的吉安城,繁华的街市,宗教场所屈指可数。
穿越历史的痕迹,我们是否看见了繁荣背后的另一面,从这些宗教活动的场所中,引人注目的是坐落于赣江边的榕树码头旁的天后宫。天后宫约建于明代中期,由福建籍商人兴建,也称为福建会馆,旧时吉州渔民出港或归来都要来这里祭祀,祈求在水上日月平安。
天后宫里面供奉着天后娘娘,天后娘娘,也称妈祖,真名叫林默,传说为福建莆田人,出生在莆田市湄洲湾畔一个美丽的小渔村,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林默自幼聪慧,八岁入私塾读书,钻研医道,勤学强记,过目不忘。长大后医术高明,常奔波海上,救人于危急,往往起死回生。林默28岁时,在海上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后人以"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视其为天神,建祠祀奉。传说中的林默,死后也经常显灵,盘坐彩云雾霭之间,或朱衣飞翔海上,福佑船民众生,后来,神女被册封为天妃娘娘,再后来又加封为天后,由此,天后宫在中国沿江沿海一带生发。
吉安天后宫,神台上的天后娘娘庄严肃穆、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神台下方,诸多百姓虔诚地祭拜。1958年,吉安市兴建井冈山剧院,将天后宫拆毁,只保留了门前的石牌坊。
牌坊通体由万斤石料组成,最上方的三个字"天后宫"苍劲有力,四周青龙盘旋回护,下面有"吉州福地"四个大字,石柱上的对联遒劲有力,牌坊的横梁檐额上,雕刻了两百多个形态各异的人物,刀工细腻,栩栩如生,极富艺术价值,如此精美牌坊,任谁也不忍摧毁。
这牌坊,这旁边的老榕树也一度遭受了冷落,稀少的三两户人家,破烂的库房,曾几何时,船家的妻女立在榕树底下,守望亲人归来,赣江翻动的浪水,被船家汉子们的气概所感染。这条充满父性激情的河,漕运的粮船从这里结集起运,扬帆北去直抵淮安;天河的煤炭、泰和的钨砂、石灰石、石膏,交易直通四面八方;粗盐、百货、木材、竹材和各种土特产品,应有尽有……航船如梭,帆墙如林。机动船、木帆船、刀子船、排子船、"铜壳子"、"三块板"……赣江因此商贾众多,货运码头林立,吉州港最兴旺的时期,归属港口码头最高峰的年外运量达到39.2万吨。
所有这些,一个时代的辉煌,造就了古文明不朽的财富。赣江_榕树_天后宫是吉安城一道充满文化气息的独特风景,应永载吉安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