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它是建立在古印度数论派哲学的基础上,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近年来,瑜伽在中国越来越热,人们对瑜伽却存在一些普遍的误解,下面就几个常见的误区来阐释:
误区一:只有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
瑜伽体式不仅仅是柔韧性的练习,还有力量性的练习,还可以锻炼到身体各个部位的韧带、关节、肌肉群等,而且越是高级的体式越是需要更多的力量支撑。柔韧性相对不是很好的人反而在瑜伽的习练中会有更强烈的身体反应,能明显从某个部位的疼痛感来感受到这部分肌肉的拉伸,从而更有利于瑜伽的精进练习。此外,瑜伽的练习,会使得身体变得更柔软,而非身体柔软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所以越是身体柔韧性不够,力量不够的人更应该进行瑜伽的习练。
误区二:瑜伽就是一种减肥运动
人们对瑜伽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体式上,体式的习练确实有塑形减肥,让身体线条更紧实的效果,然而未必会表现在体重下降这种形式上,因为瑜伽的习练会导致肌肉的生成反而有体重上升的可能,但是瑜伽锻炼产生的肌肉是有弹性的肌肉,与练器械的硬性肌肉是不同的。此外,瑜伽的习练会使人自然而然的减少食量,或者减少摄入过于油腻、不健康的、肉类食物等,使人保持健康,身材更好。
但是,体式仅仅只是瑜伽习练的一小部分,除了体式,还有清洁法、呼吸控制法、冥想、放松术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在身体和心理层面产生变化,调节内分泌,治疗和辅助治疗疾病,减缓疲劳和压力等,还使能量和灵性层面得以提升,而这些才是瑜伽的精髓所在,因为瑜伽的最终阶段是“三摩地”,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开悟”。所以,它可以更好地培养内在的觉知力,感知真实的自我,同时也培养我们的忍耐力、自制力、镇定力。
瑜伽练习的最终目的是身、心、灵的统一,回归自性,达到个人意识与至高无上的意识结合的境界,因此习练者不仅能获得身体的健康,还能获得心理的健康和本能的发展,仅仅把瑜伽认为是一种减肥运动的观点是不完全的,塑身只是练习瑜伽的作用之一。
误区三:动作难度越高越好
很多人练习瑜伽仅仅是追求高难度的体式,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基础和条件不同,如果没有经过循序渐进地练习,一下子想要做到很难的体式,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般来说,高难度的体式对身体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伸展,或者支撑,对于一些肌肉力量、柔韧性都不够的人来说,容易导致肌腱受伤,还会使关节变得不稳定,所以练习过程中应在习练者个人身体情况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自己的最大限度足矣。在一些基础体式中,因身体条件不足或缺乏锻炼难以达到标准程度时,不要勉强自己,就做到自己能够保持的程度就好了,更不要与别人比较。
误区四:瑜伽需要团体练习才有氛围
团体练习固然有其氛围所在,但瑜伽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修习的方式,不同于舞蹈、球类等运动以表演、竞赛为目的,所以,无论是在瑜伽的练习过程中还是在人数众多的瑜伽课上都应该把感官向内收,不关注别人,只专注于自己的体式习练中。
误区五:坚持练习是一件痛苦的事
瑜伽并非是一种累人的运动,起初练习时,可能会因柔软性不够拉伸肌肉造成疼痛感,也容易因力量不够造成肌肉抖动和酸麻感,但是练习之后,可以缓解疲劳、精神焕发、能量提升,其舒适感觉不是其它运动方式所轻易能获得的。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瑜伽最后的挺尸式放松,这是缓解练习体式后肌肉紧张感的最佳方式。
总之,瑜伽是对身体的控制、对呼吸的控制、对头脑的控制,然后放下这些控制,建立与肉体和灵魂的链接。不同的人可以选择瑜伽作为一种时尚的运动方式或者神圣的精神归宿,追求证悟,只要能享受瑜伽本身和瑜伽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