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就学过,这么多年来雨来在我的脑海里的印象就是“水性好”,这是当年学习课文后我最深的印象。现在,《小英雄雨来》又被编进了教材,我应该怎样来教呢?
课文很长,分成了六个部分,讲述了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智勇斗鬼子、怀念雨来、机智脱险几个部分。故事的情节非常紧凑,人物的描写生动有趣,作者用朴实却不失精致的描写,展现出了雨来的机智勇敢以及日本鬼子的残暴。这么长的文章,怎么来教呢?是不是多年以后,我的学生关于雨来的记忆也只剩下“水性好”这一点呢?当然不行了。
在研读了教材后,我决定将本课的任务简化为两个:1.照样子列小标题;2.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精彩的语言表达。课堂的重点,自然是第二个任务。
在列好小标题后,我提醒大家用浏览的方式去阅读课文,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写批注。
课堂巡视时,我发现赵沛琳关注到了文中的景色描写:“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这一段是乡亲们以为雨来已经牺牲时的景色描写,赵沛琳在批注中写到了“比喻”“纪念小英雄雨来”,她已经跳出课文内容,关注到了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方法,是一处极好的批注。我让赵沛琳上台来读,读完后我告诉同学们景色描写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这一处景色的描写是如此之美,而大家却沉浸在雨来“牺牲”的悲痛中,让人印象深刻,更加激发出对日本鬼子的恨。
这时,立刻有一个孩子举手说他找到第一自然段中的一段景色描写:“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他说,这里写的也很美,也是烘托出了大家对鬼子的恨。是呀,景越美,对侵略者的很不就越大嘛!这样的学习,就是举一反三。
接下来,我请周芳伊来交流,她汇报的是“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看来,她和我一样,对雨来的水性印象深刻。“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来比作小鸭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来的调皮、可爱。作者通过‘抖’‘抹’‘吹’这些动词,描写了雨来浮出水面的动作,突出了雨来的机智,说明雨来的水性很好,同时也为下文做了铺垫。”她的批注联系了上下文进行阐述,这不就是“上下贯通”的学习吗?我拿起红笔,在她的批注上加上了“雨来机智脱险”几个字,将“铺垫”的内容写清楚。
孙晨原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我还找到了描写雨来水性好的句子。”他激动地站起来开始读:“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水里不见了。”“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另一个孩子也站起来补充。“为什么要写雨来的水性好呢?”我开始追问,大家默默地看着我。“如果没有这些描写,那么文章的最后说雨来扎到河里逃生就显得很突兀、不自然,大家明白吗?”孩子们都点点头,我继续说:“作者的每一处描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前后呼应体现出了他精巧的构思。如果你也想写小说,可以好好模仿哦!”大家都笑了,似懂非懂的脸上透着又红又亮的光。
张译文举手了:“我画的是第四部分的十三自然段,雨来的鼻子流血了,滴在课本上,书上写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雨来没有屈服,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体现出雨来的爱国之情。”朱恩颖的手要举到天上去了:“老师,在第二部分也有相同的句子‘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里将每个词分开,也告诉我们大家很爱国。”看,孩子轻而易举地又在文章中找到了前后呼应的句子,这是从“水性好”的学习中延伸出来的啊!
……
热烈的讨论一直继续到下课铃声响起来,从孩子们闪亮的眼睛中我知道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在了大家脑海里,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很多很多关于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
下课了,周芳伊意犹未尽地跑过来继续和我交流她的新发现。我其实并没有认真地听她说什么,只是尽情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刻——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给我心目中的雨来增添了新的、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