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以前小学时候期末考试领成绩单,老师给我们的是一本红皮学生手册,手册里除了各科分数以外,还有老师对该学生的评语。我是最喜欢看评语这一部分了,很小的时候我觉得别人对我的看法很重要。每个期末考都会有评语,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每个年级我的班主任在评语这框总是以“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平时语言不多,一期来坚持到校……”这句话开头。“内向”这个词,应该就是当时我的老师们给我贴的标签了吧!那个时候小,脑袋里装的东西少,关于“内向”的理解,我只觉得自己容易害羞,话少,安静。小时候我确实不是一个活泼的人,也比较少在人前说话,好在学习成绩不错,能给老师留下印象,不然可能连一个“内向”的标签老师都找不到给我。而我也确确实实因为“内向”这个词,一直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内向的人。如果不是因为成绩不错,可能我连玩伴都没有。现在看来,也应该是源于小时候的自卑导致的。
我们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所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词语,褒义,贬义,中性,只要是做出评价,就都属于“贴标签”,因为评价是出于人类的主观意识产生的,反映的是这个人对该事物的一种看法,而每个人看法都会有所不同,这才导致了结论的多样性,不然世界该有多单调呀!就拿人来说,有活泼开朗的人,也会有安静内敛的人,这些都是人的主观意识去判断的。但话又说回来,既然是人的主观意识,那就不会有完全客观的情况出现,意识就是意识,不可能会完全客观。那么,****问题来了,标签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贴标签”由来已久,生活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没有谁能够避免的,也无法避免的。****星座论其实就是贴标签的一种很好诠释。很多人都很相信星座里关于性格,运势,优点,不足等等的描述,有甚者就直接把星座当成了生活指南。有学者做过实验,把十二星座的描述各抽出一两句,组合成一段新的描述,让星座论者根据这段描述给自己打分,0表示非常不准确,5则表示非常准确。结果有87%的被测试者给出的是4~5分,但其实这段描述和他们的星座联系并不大啊!实验到这里,星座论就已经不攻自破了。难道你忘记了关于星座的描述都是出于人的主观意识吗?如果是正向积极的描述,或许对你可以起到安慰或者激励的作用,原来我也没有那么差嘛!如果是消极否定的描述呢?我记得小学时候大家用的文具盒,除了印有九九乘法表之外,有些还会印有各个星座的描述,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到星座的。我并不知道星座的时间区间是新历生日,而我一个从来不知道自己新历生日的人拿自己的农历生日去对星座,然后得到了自己属于哪个星座。老师的评语都说我内向,我的星座描述也是内向的,我就毫不犹豫的相信这些说法了,连意识里都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是后来接触的知识多了,我就一度以为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但事实呢?长大了才发现我是被这些意识给欺骗了,事实并不是这样。
你看,星座的描述就好比是别人对你的描述,是别人对你贴的标签,你要做的,不是去判断这些标签是对还是错,而是要反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标签出现在你身上,是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事习惯吗?如果这些标签都是正向积极的,恭喜你,你可能拥有一些很好的行为习惯和能力。如果这些标签是比较消极否定的,那么就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不足,才会出现这些负面的描述。而且你要相信,永远都是先有你这个人的出现,才会有标签贴到你的身上;而不是先有标签贴给你,才会有你这个人的出现。主客一定不能颠倒。不要去盲从标签,不要因为标签而把自己框住,写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不要让标签成为你思维的一堵墙,不要因为外在的标签而活成标签的样子。你始终都是你自己的主人,这些外在的东西,理所应当是为你服务,而不是你服务于它们。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点个赞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