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要出门上班时,听见小米在闹,跑去一看,原来是早上换下尿不湿,还没来得及给他换上,他就把便便拉在了床上。小米是我家二娃,今年1岁10个月,平时都是裹着尿不湿,因为夏天比较闷热,所以我和他妈妈就有意识的减少用尿不湿的时间,希望训练他要拉便的时候叫爸爸妈妈带他去卫生间,结果没想到早上还没来得及喊我们就拉了出来。
于是, 我抱着孩子去卫生间,我爱人在卧室收拾床单,因为早上赶着去上班,我有点着急,没有多想,就把小米放在卫生间的板凳上让他站着,告诉他:“小米,爸爸去倒水,你不要乱动,知不知道?” “知道”,听到他的回应,并且看他真的没动,我就放心的去拿盆子放温水,准备给他清洗一下,谁知道在放水的时候小米突然看到墙上的贴纸就兴奋了起来,屁股一扭,凳子一歪,顷刻间他就摔了下去,这下好了,屁股还没来得及洗,人却摔得哇哇大哭。
爱人跑过来一看,孩子摔了,狠狠地剜了我一眼,我赶忙把他抱起来安慰了一会儿,才算止住哭声。
虽然爱人嘴上不说,可我知道她是不高兴的,心里一定在埋怨我怎么不护好孩子呢。上班途中,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我希望小米乖乖的站好,他也答应了,然而还是事与愿违,这是怎么发生的?怎么避免下次发生同样的情况呢?
突然想到孙圈圈曾经介绍过的一个行为模型,即“知、能、愿”,也许这个模型能够解释为什么。
首先,从“知”来看,小米知道我告诉他要站好不动,可我并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要站好不动,以及动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我提前告知了他动了可能会摔跤,是不是要好一些呢?
其次,从“能”来看,小米能站好吗?从他一开始的表现来看,是可以的,可后面看到墙上的贴纸,一兴奋就动起来了。这样看来,是我并没有考虑周全,“能”是分为真能和假能的,真能是确实能做到,假能是我认为能做到,其实做不到。对于才不满两岁的小米来说,暂时站好不动他是能做到的,可受外界的影响,是不是能长时间做到那就不一定了。
最后,从“愿”来看,小米是愿意听我的话站好的。
反思了一下,这事确实怪我,我没有考虑到对小米来说让他站在凳子上长时间保持不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才会发生摔倒的后果。
那以后怎么避免类似的情况呢?
还是从“知、能、愿”来看,重点是要把他放在一个他能够做到的环境,譬如客厅的沙发或者地板上,如果怕弄脏,就在他脚下垫一张帕子,等我兑好水,再把他抱进卫生间就行了。
其实,生活中我们也完全可以从“知、能、愿”这三个方面去考虑问题。
譬如,一个人上班迟到,一次可能大家觉得可能是客观原因,可如果两次、三次呢?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品质有问题,迟到成性,就是不愿意按时上班。我们往往在还没有搞清楚真实情况下,就下了定论,可万一这个人真的是有客观原因耽搁了呢?
我们在安排下属工作或者接受领导安排工作,而工作没有干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对方或者我们是不是真的接收到这个信息?他/我愿不愿意去做?他/我有没有能力做好呢?
当我们责备孩子不好好学习时,真的是他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学好吗?也许是他还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呢?也许是他不知道学习的方法呢?
孔子曰:“吾当一日三省吾身”,遇到问题,不能贸然下结论,多从“知、能、愿”这个模型去审视自身,也许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