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之三
生活是匆匆的流水
我们是飘摇的浮叶
整个三月份都在忙碌中度过。
具体忙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不过电脑里的资料倒是慢慢多了起来。新电脑用得越来越习惯,旧电脑就基本无用武之地。节前我把它带回了家,闲置在房间里。
这个12年初买的,奶奶刚去世没多久。期间拆了无数次——连轴全断了,我用AB胶粘紧;跑不动了,换了内存条和固态;屏幕不亮了,自己把线焊牢。
算是身经百战了。我对它的感情不至于浅,可最后它还是需要退回到后方。
三月份我没有再回家。
清明的时候我回去,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我却觉得它陌生得让我心疼,风扇还呼呼地吹着热气。临时买了一罐硅脂,再次拆了除尘,总算是安静了。
这样的东西也不是不多。
抽屉里也还藏着破手机、旧音响,和毫无用处的蓝牙键盘。这些不知道还能够干什么的东西,就在逼仄的生活缝隙里躲躲藏藏,无处安定。
二月份的时候,我和好友T在聚会后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已经凌晨一点,同行的老大哥醉得不轻。拉着我的手告诉我:现在这样的生活就已经很好了,有美好的妻儿,夜里有睡觉的床。也已经没有什么别的想要的。
在嘴里被塞满狗粮的同时,我和T同时投去鄙视的眼神。
分别后,我和T到天桥旁的肯德基。
“我今年的愿望就是找个女朋友。”T说。
“那祝你快点找到。”
“年纪也不小了,说不着急其实也是假的。”
“我家人也在催。”我说。
“而且工作也还不算稳定,感觉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啊。”
“是啊,养活自己都有点困难了。”
三月其实已经不算冷了。来往的车辆渐少,烟尘在昏黄的灯光下格外显眼。烧烤摊门店还开着,轻微的油炸声传得很远。
“你有什么打算么?”他问。
“我么?我看着办。”我回答。
未来是一个很难述说的东西。即使能结合既有的规律和因果来推测,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不太敢信誓旦旦保证什么,可以的话,我会加个可能。
可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再其次是明天。
即使迷迷糊糊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可能”也得伸手去摸一摸。
年轻不是财富,年轻是会耗尽的消费品。
和M聊天的时候,她说其实大家都一样,即使没有人看到,可是都在努力而后平凡的活着。
后来我想起大学家教的孩子们。因为同样经历过高三,所以知道这个痛苦的时期多么让人绝望——即使后来想起来依然是美好的。
一遍一遍刷着不懂的题,听着不知所云的讲解。还是一片茫然。现在他们也还算不错。
人最不甘的就是埋在一个长不出花的土壤里翻滚挣扎,却也害怕在半空里飘摇着落不下地。在形色匆匆的时光里不停向上游动。人会自我安慰和欺骗。
生活还是生活。
它是辆染色的大列车。不管靠窗,或者过道,甚至席地而坐。但愿我们都能有自己的座位。
2017 第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