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地名有时很不“友好”——海光寺没有寺、小树林没有树、黑牛城道也没有黑牛。
一不小心还容易念错了,那么天津貌似“土”地名的来源是什么呢?
丁字沽
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坑、塘、洼、淀星罗棋布,天津所有区县里,其中10个区县名中都有带“水”偏旁的字。水气迷漫的感觉正是反映了天津地势低洼、潮湿多水的特点,而丁字沽原是一个丁字形的湖。
茶淀
除“沽”之外,以“港”“泊”“洼”“淀”“沟”“湾”“滩”等命名的天津地名亦为多见,茶淀中带“水”偏旁字的地名,正是天津低洼多水的地理特点的生动写照,茶淀原名塌淀、塔淀,民国初期按谐音称为茶淀。
西堤头
由于城市建筑是沿河修造的,所以天津街道的方向、方位很不端正,但是带方位词的天津老地名为数不少,西堤头中的方位词的功能就是标明地理位置。
吴家窑
天津市区带“窑”字的地名较多,河西的“吴家窑”所在地在当年用作烧窑的旷野,其功能就是为老天津卫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砖窑虽然废弃了,但是这些窑名却成为了永久的街名,而相传明永乐年间,有五户人家在此烧窑制砖,渐成村落,初名“五家窑”,后讹传为“吴家窑”。
南马集
天津地名中的“集”“市”“店”等都是当年城乡集市贸易中心的所在地,例如津南双港的“南马集”,在明朝永乐年间就形成了村落,传说原为马匹交易之地。
王串场
河北区“王串场”,在历史上曾被俗称为“东开”,就是以老城里为中心而言,城东面的一片大开洼。清朝前期,这里地旷人稀,农田和荒野交错,乾隆年间,住户渐增形成村落。时有王姓住户名“串子”者,在此修建了一座打谷场。每年夏秋收获季节,当地农民就租用这个谷场晾晒碾轧谷物。人们习称“王串场”。此后这个谷场名逐渐演变成为河北区著名的区片名了。
下瓦房
有一种解释说,“下”是方位,指的是老城以南,下瓦房这个地方以前是个行路人歇脚的地方,有几间瓦房,有人在那里卖大碗茶,小食品。
海光寺
在清朝年间,天津总兵蓝里在城南大规模开垦水田种植水稻,使那里成为稻垄纵横、蛙鸣阵阵的鱼米之乡。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蓝里延请名僧成衡来津创建普陀寺。寺院宽敞壮观,院内遍栽葡萄,故俗称“葡萄寺”。1719年康熙帝巡幸天津,为普陀寺赐题匾额“海光寺”。于是,普陀寺遂易名海光寺。
小站
清朝时津南区的“小站”就是当年军队的驿站,清同治十年(1871年)海防提督专任京沽屯田事务的周盛传将军(1833—1885)率军修建自马厂至新城间的一条大道,沿途设筑驿站,此处为一小站,后以“小站”为当地名称。
王顶堤
王顶堤原为一片荒洼,从八里台往西有一条小河(今复康河原迹),河西段南岸有块高地俗称‘小堤子’。明永乐年间有外来移民王某,于小堤子上定居,拾柴为业,逝后,家人遵嘱葬其于堤上,故得名‘王堤’、‘王连堤’、‘王顶堤’。后来李、徐、房、陈、张等姓氏陆续来此落户,开荒务农形成村落,遂以堤名作村名。
土城
明天启年间(1621~1627)之前,土城即成村落,传说初名为“土塍围村”,“塍”音“成”,是田间土埂的意思。顾名思义,“土塍围村”就是被田间土埂包围的村落。
小海地
“小海地”传说这里古时曾是小片的退海之地,故名。
灰堆
明永乐年间(1403~1425),“灰堆”即已形成村落,初名为“灰堤”,亦称“辉德村”。后民间谐音转读为“灰堆”。清乾隆四年(1739),始见今名。“灰堆”之读音,“堆”字应读为儿化,否则就拗口,也不地道。
尖山
早在明天启年间(1621~1627),“尖山”这个地名即已存在。“尖山庄”为村名,当时属静海县所辖。在明清两代,尖山一带以及周边地区是阡陌相连、河渠纵横的大片稻田。其实,“尖山”地区在实际上并没有山,只是地势略高罢了。
黑牛城道
传说,1400年旧历九月,燕王率兵马飞奔直沽而来。这天傍晚时分,兵马来到直沽西南十几里的李七庄一带,在此安营扎寨。
夜里巡视时,突然看见东南方向不远的中央,在月色朦胧中,呈现一头奇大无比的黑牛,所以起了这么个村名。
宜兴埠
该地区因烧砖瓦,挖地多坑塘,蓄水养鱼,故人们多从事渔业,并住在高台上,所以俗称渔家铺。
后谐音取吉庆意称余庆府,道光年间改称现在的宜兴埠,是当时天津五大集市之一。
从开始的“渔家铺”到现在的“宜兴埠”, 两者文字上跨度较大,那是嫩么回事儿呢?
原来它和北京的建城有关,相传在明朝初,为了建造北京城,大量宜兴民工(船工),沿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建城材料北上,在那里登岸息脚,并定居繁衍,由于宜兴人集居又为码头(埠)所在地,因而被称作宜兴埠。
小白楼
来源有四种说法:
1 清代招商局总办徐润的祠堂坐落在开封道与大沽路交口北侧,为白色中式两层楼房,人称小白楼。
2 在开封道近海河处西侧,有一白色教堂,俗称小白楼教堂,后衍化为地域名。
3 英租界当局为英兵修筑白色二层小楼作为娱乐处所,原址在大沽路和徐州道交会处鸿福饭庄对过,人称小白楼。
4 1917年后,一些白俄女人人来津,从事特殊行业,因楼房门墙涂成白色,故称小白楼。
1860年天津开埠后,小白楼一带最初为美国租界,这里饭店、酒吧、舞厅林立,理发美容、西服裁剪、化妆品、服装鞋帽等商家,均以高档时髦著称。
为外国大兵服务的商店、酒吧,舞厅等应运而生,每至夜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