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Q:
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火刍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太上老君是故意放水吗?
Q: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又诗:
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
又诗: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猴子从八卦炉脱身后,为什么作者难得一见的用了3首诗?
Q: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这首诗好好奇怪:
如来”“同契”“住双林”,“双林”在文中肯定是地名无疑,而且其地址就在灵山,因为第8回,如来将猴子收伏之后回到灵山,在灵山的佛、阿罗、菩萨、金刚们都在“摆列在灵山仙境.婆罗双林之下接迎”。
Q:
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
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
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
这个灵官何许人也,居然可以挡住杀疯了的猴子?
这段剧情就和电视剧里完全不一样了,玉帝也没有下得躲在椅子下,什么猴子都没冲到凌霄宝殿上去。
就被王灵官和十六员雷将,把他困在垓心,终不能相近。
Q:
如来出手前,对猴子说:
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什么是猴子的本来面目?
Q:
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言讫,各坐座位,走传觞,簪花鼓瑟,果好会也。
为什么叫“安天大会”?
几个虾兵蟹将就把他围困住的实情上来。抓住这么一只猴子难道很光彩嘛,脸那么大吗?就因为这个称为安天大会?